方劑組成解釋
救母丹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益血: 人參為補氣藥中的上品,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之功效。救母丹多用於體虛氣弱、脾胃不和、氣血不足等症狀,而人參可有效補充元氣,改善氣血循環,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體質。
- 扶正祛邪: 救母丹多用於治療危重病症,如久病虛弱、大病初癒等。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抵抗病邪侵襲,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同時,人參亦能增強臟腑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病患康復。
救母丹中包含當歸,主要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救母丹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而當歸可改善血虛、血瘀,促進血流通暢,從而達到調經止痛的效果。
- 補益氣血,改善氣色: 當歸能補益氣血,使面色紅潤,精神飽滿。救母丹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乏力等,而當歸可以滋補氣血,改善氣色,使患者恢復健康狀態。
救母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救母丹常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等症,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夠改善血流通暢,緩解經脈阻滯所致的疼痛。
- 疏肝解鬱,昇陽舉陷: 川芎還具有疏肝解鬱、昇陽舉陷的功效。救母丹中常與其他疏肝解鬱藥材配伍使用,能夠緩解肝鬱氣滯,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川芎在救母丹中發揮着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以及疏肝解鬱、昇陽舉陷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救母丹」中包含益母草,主要源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益母草性味苦辛、微寒,歸肝、脾、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效。其對於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血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二、古人認為益母草有「救母」之功效,可解救產婦之危。其對於產後惡露不盡、子宮收縮乏力等症狀,亦有顯著療效。
因此,益母草作為「救母丹」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其針對女性產後恢復、婦科疾病的治療目的,是古人智慧與經驗的結晶。
救母丹方劑中包含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收斂止血: 赤石脂性寒,味澀,入肺、腎經,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救母丹多用於治療婦科出血,如崩漏、月經過多等,赤石脂可收斂止血,控制出血。
- 固澀止瀉: 赤石脂可固澀腸胃,止瀉止痢。救母丹亦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久痢不止,赤石脂可固澀止瀉,有助於緩解症狀。
救母丹方劑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散寒、清熱解毒的功效。救母丹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而這些疾病多與風寒濕邪、瘀血阻滯有關,荊芥可以疏散風邪,清熱解毒,改善這些病症。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荊芥亦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對於經行腹痛、血瘀不通等症,荊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荊芥在救母丹方劑中起到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幫助治療婦科疾病。
主治功效
救母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救母丹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生產三四日後,胎兒已到產門但交骨不開,導致胎兒無法娩出,胎死腹中而產婦尚未死亡的情況。
治療原理
根據古文記載,此症的病因在於胎兒死亡後,胞胎下墜,子母分離,母親的氣機已經收斂,不至於與胎兒的氣機一同耗盡。然而,死胎阻塞產門,仍有導致產婦死亡的危險。因此,治療的重點在於救母而非顧子。
救母丹的治療原理,以中醫角度來看,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
大補氣血,推送死胎:
- 方中重用人參大補元氣,益氣固脫,是為君藥。
- 當歸補血活血,與人參合用,氣血雙補。
- 川芎活血行氣,協助當歸推動血行。
- 三藥合用,可使氣血充盈,增強母體的力量,有助於將阻塞產門的死胎推出。
活血化瘀,利於死胎排出:
- 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能促進子宮收縮,有助於死胎的排出。
收斂止血,防止產後出血:
- 赤石脂具有收斂止澀的作用,能幫助收斂產道,減少出血。
發散風寒,避免外邪入侵:
- 荊芥能發散風寒,解表透邪。產婦分娩後,身體虛弱,易受外邪侵襲,荊芥可以預防產後外感。
藥物配伍分析
- 人參、當歸、川芎: 補氣、補血、活血,三藥合用,氣血雙補,增強母體力量。
- 益母草: 活血化瘀,促進子宮收縮,助排死胎。
- 赤石脂: 收斂止血,防止產後出血。
- 荊芥: 發散風寒,預防外邪。
總結
救母丹以大補氣血為主要手段,兼以活血化瘀、收斂止血、發散風寒,旨在迅速補充產婦的氣血,增強其體力,促使死胎排出,從而挽救產婦的生命。此方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體現了中醫"急則治其標"的治療原則。其配伍精當,療效顯著,是古代婦科急救的有效方劑。
方劑組成及用量 (參考不同版本略有差異)
藥材 | 《傅青主女科歌括》 | 《辨證奇聞》 | 《女科仙方》 | 《傅氏女科》 |
---|---|---|---|---|
人參 | 一兩 | 一兩 | 一兩 | 一兩 |
當歸 | 二兩,酒洗 | 二兩 | 二兩,酒洗 | 一兩,酒洗 |
川芎 | 一兩 | 一兩 | 一兩 | 一兩 |
益母草 | 一兩 | 一兩 | 一兩 | 一兩 |
赤石脂 | 一錢 | 一兩 | 一錢 | 一錢 |
荊芥(芥穗) | 三錢,炒黑 | 三錢 | 三錢,炒 | 三錢,炒黑 |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當歸2兩(酒洗),川芎1兩,益母草1兩,赤石脂1錢,芥穗3錢(炒黑)。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救母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乳的功效,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哺乳期婦女以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救母丹,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組成:人參1兩,當歸2兩(酒洗),川芎1兩,益母草1兩,赤石脂1錢,芥穗3錢(炒黑)。 主治:婦人生産3-4日,兒巳到産門,交骨不開,兒不得下,子死而母未亡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