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枳湯

JING Z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肝經 20%
脾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2%
大腸經 8%
三焦經 4%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荊枳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發汗之功效。方中因枳實、厚朴等藥燥性較強,容易傷津耗氣,而荊芥能協調藥性,避免燥熱傷陰,同時促進藥物疏風解表之功。
  2. 行氣解鬱:荊芥亦有行氣解鬱之功,可緩解枳實、厚朴等藥物所致的胸膈滿悶、氣機阻滯等症狀,使藥效得以充分發揮。

荊枳湯中包含枳殼,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肝理氣:枳殼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散結之效。對於肝氣鬱結、胸悶脅痛、胃脘脹滿等症,枳殼能疏通肝氣,使氣機流通,緩解不適。

二、降逆止嘔:枳殼能降逆止嘔,對於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枳殼能降氣止嘔,緩解嘔吐症狀。

荊枳湯中,枳殼與其他藥材配伍,共同發揮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胃氣上逆所致的胸悶脅痛、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中藥方劑[荊枳湯]中槐花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作用。槐花可以幫助改善出血、發燒等問題,對於治療痔瘡出血、便血等症狀有一定效果。此外,槐花還能促進傷口愈合,加快康復。

荊枳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香附具有行氣解鬱、疏肝止痛之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脹痛、脅肋疼痛等症狀。荊枳湯以疏肝理氣為主,香附的加入可加強其行氣止痛之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2. 配合枳實,增強消食化積作用:香附與枳實同為理氣消食藥,兩者配伍,可增強消食化積、降逆止嘔之效。此舉有助於消除因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

荊枳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寒,宣肺止咳: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功效。與方中枳殼、荊芥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疏散風寒,宣通肺氣,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2. 和中降逆,止嘔消脹: 紫蘇葉可降逆止嘔,且能行氣消脹,與方中半夏、茯苓等藥材配合,可緩解胃氣上逆、噁心嘔吐、胸悶腹脹等症狀。

因此,紫蘇葉的加入,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和中降逆,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荊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荊枳湯以荊芥、枳實為主藥,性偏寒涼,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具有調和諸藥、緩解寒涼之性的作用,可保護脾胃,防止藥性過寒,避免損傷脾胃功能。

二、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疼痛的作用,與荊芥、枳實等藥物配合,可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疏風散寒、理氣止痛的效果。同時,甘草還可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增強藥效,使治療更有效。

主治功效


荊枳湯

荊枳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荊芥、枳殼、槐花、香附、紫蘇葉、甘草,具有肝氣鬱結,導致痔瘡發作的功效。

各成分介紹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槐花:槐花為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荊芥: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香附: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 枳殼: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

  • 紫蘇葉: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總結

荊枳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荊芥、枳殼、槐花、香附、紫蘇葉、甘草,具有肝氣鬱結,導致痔瘡發作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荊芥穗、 枳殼(炒)、 槐花、 香附、 紫蘇莖葉、 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2錢,米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荊枳湯, 出處:《直指》卷二十三。 組成:荊芥穗、枳殼(炒)、槐花、香附、紫蘇莖葉、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氣滯發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