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穗散

JING JIE SU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0%
肺經 40%
心經 20%
肝經
肺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荊芥穗散以「荊芥」為主要藥材,乃因其性辛溫,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止癢之效。

荊芥穗散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麻疹初起、風疹瘙癢等症。荊芥辛散,可疏散風寒,解表發汗;其溫性又能助陽氣,驅散寒邪,故能有效治療風寒感冒。同時,荊芥能透疹止癢,適用於麻疹初起、風疹瘙癢等症。因此,荊芥成為荊芥穗散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荊芥穗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生地黃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解毒消腫的功效。荊芥穗散主治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生地黃可輔助清熱解毒,緩解熱症,並兼具養陰生津之效,防止熱病傷津。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荊芥穗散中以荊芥穗為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但過於燥熱易傷陰。生地黃性寒,可平衡荊芥穗的燥性,避免過於燥烈,使藥性更平和,同時也可增強藥物的清熱解毒功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荊芥穗散,顧名思義,其主要成分包括了荊芥和生地黃。

荊芥,又被稱為荊芥草,在中醫中屬於常用的辛溫解表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荊芥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生地黃,又稱為生地,屬於甘涼清熱藥,性微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可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等症狀。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荊芥穗散的主要功效是治療產後中風,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

  • 口噤:嘴巴緊閉,無法張開。
  • 角弓:身體僵硬,呈弓形。
  • 狂言如見鬼:胡言亂語,好像看到鬼魂一樣。
  • 搐搦如癇:肌肉抽搐,類似癲癇的症狀。
  • 一切風血:包括所有由風邪和血虛引起的疾病。

荊芥穗散中,荊芥負責發散風寒、解表祛邪,生地黃則起滋陰涼血、清熱止痙的作用。兩種藥材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療產後中風。

荊芥穗散的組成和功效如下: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荊芥穗散的主要功效是治療產後中風,可以緩解口噤、角弓、狂言如見鬼、搐搦如癇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荊芥穗2兩, 熟乾地黃2兩。
上為細末。
每服6錢,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癲癇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胃腸出血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半身或下肢麻木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荊芥穗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 組成:荊芥穗2兩,熟乾地黃2兩。 主治:産後中風,或口噤,或角弓,或狂言如見鬼,或搐搦如癇,及一切風血。

荊芥穗散, 出處:《婦人良方》卷八。 組成:荊芥穗、黃耆、熟地黃、當歸、桑耳、地榆、樗白皮、皂角刺、乾薑、槐豆、牛蒡子、甘草各等分。 主治:婦人腸風,酒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