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救苦神白散方中包含川芎,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川芎,可有效疏通經絡,解除疼痛,尤其適用於寒凝氣滯所致的疼痛,如頭痛、腹痛、牙痛等。
二、升陽舉陷:川芎具升陽舉陷之效,可改善氣虛下陷導致的症狀,例如頭昏眼花、四肢乏力、脾胃虛弱等。方中加入川芎,可增強整體療效,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救苦神白散方中使用甘松,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 甘松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甘松,可助於疏通經絡,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 芳香開竅: 甘松氣味芳香,能開竅醒神,有助於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方中配合其他芳香開竅藥物,可增強醒腦開竅的效果,提高療效。
總而言之,甘松在救苦神白散方中,發揮了行氣止痛、芳香開竅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疼痛、昏迷等症狀,提高藥效。
「救苦神白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散風寒、宣通鼻竅: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宣通鼻竅的功效。對於因風寒侵襲而引發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白芷能有效改善。
- 消腫止痛、排膿生肌:白芷還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排膿生肌作用。對於外感風寒所致的鼻腔炎症,白芷能消散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白芷作為「救苦神白散」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改善由風寒引起的鼻部疾病,具有疏風散寒、宣通鼻竅、消腫止痛、排膿生肌的功效。
救苦神白散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痛之功效。方中以赤芍配伍其他清熱涼血藥物,可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齒齦腫痛等症狀。
- 活血化瘀通絡: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作用。方中加入赤芍,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赤芍在救苦神白散中發揮著清熱涼血止痛、活血化瘀通絡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救苦神白散」方劑中包含烏頭,其主要原因在於烏頭性烈,具有極強的祛風除濕、止痛散寒功效。
- 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烏頭藥性辛溫,可深入經絡,驅除寒濕,對於風寒濕痺、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配合其他藥材: 「救苦神白散」中其他藥材如白芷、蒼朮等,可輔助烏頭發揮作用,並減少其毒性。
然而,烏頭毒性極強,使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配藥。
「救苦神白散」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方劑中可能存在一些藥性較烈或偏寒偏熱的藥物,甘草可以起到調和藥性,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或副作用。
- 補益脾胃: 甘草能補脾益氣,健脾和胃,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此方劑可能含有滋補類藥物,加入甘草可以幫助脾胃更好地吸收藥物,提高藥效,並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負擔。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救苦神白散」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救苦神白散」主治男子、婦人偏正頭痛,眉骨、兩太陽穴痛,及熱上攻頭目,目赤不已,項筋拘急,耳作蟬鳴。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方中川芎、白芷、烏頭皆具辛溫之性,可疏散風寒之邪,溫通經絡。川芎更能活血行氣,上行頭目,為治頭痛要藥。白芷善治陽明經頭痛,烏頭溫經散寒止痛,三藥合用,加強疏風散寒、活血通絡之效,以緩解頭痛、項筋拘急等症。
清熱涼血,消腫止痛: 赤芍性寒,能清熱涼血、活血消腫,可緩解因熱邪上攻所致的目赤、頭痛等症。
行氣解鬱,調和諸藥: 甘松行氣解鬱、健脾消食,在此方中可調暢氣機,有助於諸藥發揮藥效。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並能減輕烏頭的毒性。
綜合分析
此方以辛溫藥物為主,重在疏風散寒,活血通絡,兼以清熱涼血,消腫止痛。其組方精妙,配伍得當,共奏疏風散寒、活血通絡、清熱止痛之功。
根據古文記載,此方主要針對以下症狀:
- 偏正頭痛: 無論是偏頭痛還是整個頭部疼痛,皆可應用。
- 眉骨、太陽穴痛: 此為頭痛的具體部位,提示疼痛可能與經絡不通有關。
- 熱上攻頭目: 患者可能自覺頭部有熱感,或伴有面紅目赤等症狀。
- 目赤不已: 指眼睛發紅,且持續不退,可能是熱邪上攻所致。
- 項筋拘急: 指頸部肌肉僵硬、活動受限,常與風寒侵襲、經絡不通有關。
- 耳作蟬鳴: 指耳內出現持續的蟬鳴聲,可能是氣血運行不暢或肝膽火旺所致。
總結
「救苦神白散」是一首針對風寒外襲、經絡不通、兼有熱象所致頭痛的有效方劑。其通過疏風散寒、活血通絡、清熱止痛等作用,達到緩解頭痛、改善相關症狀的目的。其組方嚴謹,配伍合理,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與研究。
傳統服藥法
川芎6分,甘松6分,白芷6分,赤芍藥6分,兩頭尖6分,川烏(去皮)6分,甘草(炙)8錢。
上為末。
每服2錢,茶清調下,服後飲熱湯半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救苦神白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九。 組成:川芎6分,甘松6分,白芷6分,赤芍藥6分,兩頭尖6分,川烏(去皮)6分,甘草(炙)8錢。 主治:男子、婦人偏正頭痛,眉骨兩太陽穴痛,及熱上攻頭目,目赤不巳,項筋拘急,耳作蟬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