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子散

XIANG FU Z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0.4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胃經 20%
三焦經 20%
肝經 20%
肺經
脾經
胃經
三焦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香附子散中包含香附,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止痛的功效。可針對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導致的胸脅脹痛、腹痛、乳房脹痛等症狀。
  • 調和脾胃、消食化積:香附還能理脾胃氣機,助消化,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痛、腹脹、食積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因此,香附在香附子散中起到疏肝理氣、止痛,以及調和脾胃、消食化積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主治功效


香附子散主治功效分析

資料,「香附子散」在不同醫書中記載了多種不同的配方及主治功效。分析內容,以原方「香附、子散」為主的功效為:調理氣血、舒緩情緒、活絡筋骨、解熱退燒、消炎止痛、滋陰補腎。 主要用於治療咯血、血崩、產後腹痛、乳癰初起堅痛等症。

而其他醫書中提及的「香附子散」,雖然名稱相同,但藥物組成差異很大,因此功效也有所不同,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1. 理氣止痛,調經止血

這類方劑以香附為主要成分,例如:

  • 《濟陰綱目》 中的香附子散,單用香附一味,用於治療血崩不止、產後腹痛等,功效為益血調氣
  • 《婦科玉尺》 中的香附子散,也以香附為主,配伍米飲,治療崩下五色,著重於止血
  • 《婦科玉尺》 中提到的立效散,以香附配伍當歸、赤芍、良薑、五靈脂,治療血崩臍腹痛,功效為活血化瘀、止痛

治療原理: 香附辛香走竄,能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當歸、赤芍活血化瘀;良薑、五靈脂溫經止血、散瘀止痛。諸藥合用,可達到理氣活血、調經止崩的效果。

2. 溫中散寒,止嘔止吐

這類方劑以丁香、附子為主要成分,例如:

  •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濟陽綱目》、《衛生寶鑑》、《醫學綱目》、《赤水玄珠》 等書中均記載了丁香附子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胸膈痞結、吐逆不止、膈氣吐食等症。
  • 《衛生寶鑑》 中的桂香散,以水銀、黑錫、硫黃為主,配伍丁香、桂、生薑,也用於治療膈氣反胃。

治療原理: 丁香味辛性溫,能溫中降逆、散寒止痛;附子大辛大熱,能回陽救逆、溫補脾腎;生薑溫中和胃、降逆止嘔。諸藥合用,可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改善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反胃等症狀。

3. 祛風散寒,止痛消腫

這類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牙痛,例如:

  • 《御藥院方》、《古今醫統大全》 中的香附子散,以香附子配伍細辛,用於治療牙齒疼痛,往來不歇。
  • 《奇效良方》 中有治諸牙疼方,以平胃散、梅花片腦研勻擦牙疼處。
  • 另外,還有川椒、細辛、蓽茇、豬牙皂角、荊芥、食鹽等藥物組成的方劑,用於擦患處治療牙痛。

治療原理: 香附子、細辛、川椒、荊芥等藥物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作用;蓽茇、豬牙皁角、食鹽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諸藥合用,可通過外用方式,緩解牙齒疼痛。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香附子散及其衍生方劑的功效廣泛,涵蓋了理氣、止痛、調經、止血、溫中、散寒、止嘔、祛風、消腫等多個方面。其治療原理主要是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原則,針對不同的病因病機,選用具有相應功效的藥物進行配伍,以達到調和氣血、陰陽平衡的目的。由於不同醫書中記載的香附子散組成和用量存在差異,因此在應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方劑,並遵循醫囑進行使用。

傳統服藥法


百草霜1兩,當歸8錢,香附子8錢,紫金皮8錢,烏藥8錢,伏龍肝1兩。
上為末,以水牛膏同茴香炒。
用酒調3大錢,通口服,不拘時候。
忌食魚腥、母豬等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腹痛乳房硬結陰道炎胰臟炎白帶乳腺炎乳房腺體瘤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子宮頸炎咳血牙齒痛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香附子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九。 組成:草香附子4兩,細辛半兩。 主治:牙齒疼痛,往來不歇。

香附子散,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香附子(去毛)。 主治:益血調氣。主治:咯血,血崩,産後腹痛,乳癰初起堅痛者。

香附子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一。 組成:百草霜1兩,當歸8錢,香附子8錢,紫金皮8錢,烏藥8錢,伏龍肝1兩。 主治:赤白帶下。

香附子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九。 組成: 香附子散(《禦藥院方》卷九。)出處:《禦藥院方》卷九。組成:綠礬5錢(一半生用,一半鍋子內炒令煙出,放冷用),五倍子5錢,訶子皮5錢,香白芷3錢,甘松2錢,栗蓬2錢,棗核灰3錢,螺蟾2錢(青者),石膽5錢(生鐵上試如銅),香附子4錢,麝香半錢。主治:潔齒牢牙,黑髭鬓,永不患牙痛。 。 主治:潔齒牢牙,黑髭鬢,永不患牙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