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蒸中央湯

QI ZHENG ZHONG Y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藏經》卷下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脾經 16%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起蒸中央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源於其清熱瀉火之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脾、胃經,具有清心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之功效。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心火亢盛、煩躁不安、口舌生瘡、目赤腫痛、胃熱嘔吐、大便乾燥等症狀。

黃連能清熱瀉火,降心火、胃火,緩解心煩、口渴、口瘡、嘔吐等症狀。同時,黃連還能燥濕止瀉,緩解胃熱引起的腹瀉。因此,黃連在「起蒸中央湯」中起到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作用,有助於平衡體內火氣,改善相關症狀。

主治功效


起蒸中央湯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根據《華氏中藏經》記載,「起蒸中央湯」主治:「氣血相搏,久而消瘦,遂成勞傷,骨蒸,肉消毛落,亡血喘咳者。」

治療原理分析

這段古文描述的病症,主要表現為消瘦、骨蒸(自覺骨內發熱)、肌肉消減、毛髮脫落、失血、喘咳等,屬於中醫「勞傷」範疇,且伴有「骨蒸」之症,可推測為陰虛火旺、氣血虧虛之證。

起蒸中央湯僅由一味黃連組成,且用量頗大(五兩),並以醇酒熬膏。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從單味黃連的功效來看,其清熱瀉火的作用可以針對「骨蒸」這一症狀,緩解體內虛熱。而「醇酒」熬膏並以「好酒」送服,酒性辛溫,具有活血通絡、溫經散寒的作用,可引藥入經,增強藥效,並可一定程度上緩和黃連的苦寒之性。

古文提到服用「起蒸中央湯」後「汗出為度」,可以理解為通過發汗,使體內邪熱從體表排出,以達到清熱的目的。

然而,單純使用黃連一味藥,雖能清熱,但對於「氣血相搏,久而消瘦,遂成勞傷」的整體病機,尤其是「氣血虧虛」的部分,則顯得力有未逮。因此,古文又提到「仍服補藥射臍丸」,提示本方需要配合補益氣血的藥物一同使用,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結

綜合分析,「起蒸中央湯」主要針對「勞傷」病症中伴有的陰虛火旺、骨蒸發熱的症狀,通過黃連的清熱瀉火作用,並藉助酒的溫通之力,使邪熱從汗而解。但本方並非全方,需要配合補益氣血的方藥一同使用,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黃連5兩。
上(口父)咀,以醇酒二斗,同熬成膏。
每夜服以好酒化下,彈子大1丸。汗出為度,仍服補藥麝臍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肺結核心內膜炎心包炎心肌炎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咳嗽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起蒸中央湯, 出處:《中藏經》卷下。 組成:黃連5兩。 主治:氣血相搏,久而消瘦,遂成勞傷,骨蒸,肉消毛落,亡血喘咳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