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斑膏

去斑膏

QU BAN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4.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心經 22%
大腸經 15%
肺經 15%
肝經 13%
腎經 5%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去斑膏」方劑中加入「大風子」,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斑除垢: 大風子性溫,味苦,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的功效。其所含的生物鹼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細胞的活性,淡化色素沉著,達到去除色斑的效果。
  2. 促進肌膚代謝: 大風子可促進皮膚細胞再生,加速角質代謝,去除老化角質,讓肌膚更光滑細膩。

因此,將大風子加入「去斑膏」方劑中,能有效達到去除色斑、美白肌膚的效果。

去斑膏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膚美白:杏仁富含維生素E,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黑色素生成,淡化斑點,改善膚色暗沉,達到潤膚美白的功效。
  2. 活血化瘀:杏仁性味甘苦溫,入肺經,具有活血化瘀、潤燥止咳的功效。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色素沉著,杏仁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淡化斑點,改善膚色。

總之,杏仁在去斑膏中既能潤膚美白,又能活血化瘀,是去除斑點的有效成分之一。

[去斑膏] 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改善循環: 桃仁具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淡化色素沉澱,改善膚色。
  2. 軟堅散結,消滅斑點: 桃仁亦有軟堅散結之效,能有效清除肌膚內部的積聚物,抑制色素細胞的增生,達到淡斑效果。

因此,[桃仁] 在[去斑膏] 中的加入,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細胞代謝,並抑制色素沉澱,達到淡化斑點、改善膚色的效果。

去斑膏中加入樟腦,主要源於其兩大特性:

1. 清涼止癢: 樟腦具有清涼止癢功效,可緩解因色素沉著引起的瘙癢不適。

2. 消炎殺菌: 樟腦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滋生,預防感染,進一步改善斑點部位的炎症反應。

此外,樟腦的揮發性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也能起到輔助淡斑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去斑膏」主治酒皶鼻、粉刺、黃褐斑,三者皆與皮膚氣血失和、風熱鬱滯或濕毒積聚相關。

  1. 酒皶鼻:多因肺胃積熱上蒸,復感風邪,血熱鬱結鼻部,見紅腫、丘疹、膿皰。
  2. 粉刺(面皰):屬肺經風熱或脾胃濕熱,致毛竅壅塞,皮脂瘀積成痤。
  3. 黃褐斑(面塵):常因肝鬱氣滯、脾虛濕蘊或腎陰不足,致氣血瘀滯,膚失濡養而生斑。

此方以「潤肌消斑」為法,兼具祛風、殺蟲、活血、潤燥之效,針對風熱濕毒膠結肌膚之病機。

【組成與治療原理】

  1. 大楓子仁:辛熱有毒,具攻毒殺蟲、祛風燥濕之力。古籍載其能「治風癬疥癩,攻毒殺蟲」(《本草綱目》),善除皮膚風濕熱毒,為治酒皶鼻、頑癬要藥。
  2. 杏仁:苦溫潤燥,含油脂能軟肌潤膚,《本草備要》謂其「殺蟲治瘡,潤燥消積」,既可助大楓子仁透達皮膚,亦能緩解其燥烈之性。
  3. 核桃仁:甘溫滋潤,富含油脂以「潤肌膚,澤皮毛」(《食療本草》),配伍杏仁共奏濡養之效,防風藥傷陰。
  4. 紅粉(紅昇丹):由朱砂、硝石等昇華製成,辛熱大毒,具強效祛腐生新、殺蟲止癢之功,為外科要藥,能蝕瘡去腐,針對頑固性皮膚瘀滯。
  5. 樟腦:辛熱芳香,外用可除濕殺蟲、溫散通竅,《本草正義》稱其「利關節,殺蟲辟穢」,能透達毛孔,引藥深入,兼緩解紅腫瘙癢。

【邏輯推理】
全方以「三仁」潤膚為基底,佐「紅粉、樟腦」峻藥攻邪,形成「潤-攻」並行格局:

  • 潤燥以調肌:三仁油脂滋養乾燥或角化異常之皮膚,改善局部血行。
  • 攻毒以破結:紅粉、樟腦直擊風熱濕毒鬱結之病理產物,殺蟲消炎,促進代謝。
  • 協同增效:大楓子仁與紅粉增強殺蟲祛腐力;杏仁、核桃仁緩和毒性,減少刺激。

此方設計反映「以毒攻毒,潤燥並施」的中醫外科思維,針對皮膚病「邪實鬱滯」與「膚失潤養」並存之矛盾,通過外治直達病所,尤適於頑固性皮膚色素沉著與炎症。

傳統服藥法


大楓子仁30克,杏仁30克,核桃仁30克,紅粉樟腦30克。
潤肌消斑。
先將三仁同搗極細,再加紅粉、樟腦,一同研細如泥,如太乾,加麻油少許調勻。
每日搽擦1次(先塗小片,觀察有無過敏反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去斑膏,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組成:大楓子仁30g,杏仁30g,核桃仁30g,紅粉樟腦30g。 主治:潤肌消斑。主治:酒皶鼻,粉刺,黃褐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