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肌皮膚膏
RUN JI PI F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8.2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潤肌皮膚膏中加入大風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癢:大風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癢之效。對於皮膚濕疹、瘡瘍、癬症等引起的紅腫熱痛、瘙癢難忍等症狀,大風子能有效緩解。
- 殺菌止癢,促進癒合:大風子含有抗菌成分,能抑制皮膚病原菌的滋生,並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風險。對於一些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大風子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將大風子加入潤肌皮膚膏,能有效治療皮膚病,並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
潤肌皮膚膏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潤肌膚: 火麻仁性味甘平,入肺、脾經,具有滋潤肌膚、滑利腸道之功效。其含豐富的脂肪酸和維生素E,能有效改善皮膚乾燥、粗糙,使肌膚光滑細膩。
- 清熱解毒: 火麻仁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能緩解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炎症、痤瘡等問題,進而達到潤肌效果。
綜上所述,火麻仁在潤肌皮膚膏中,能發揮滋潤、解毒雙重作用,有效改善皮膚問題,使肌膚恢復健康狀態。
潤肌皮膚膏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燥滑腸之效。對於皮膚問題,如濕疹、癬症等,常伴隨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瘀血阻滯,桃仁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潤膚消腫的效果。
- 滋潤肌膚: 桃仁富含油脂,具有滋潤皮膚、改善乾燥的作用。對於因氣血不足、津液虧損而導致的皮膚乾燥、粗糙、脫屑等問題,桃仁可以補充皮膚所需營養,使其恢復光澤與彈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潤肌皮膚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多種皮膚疾患,涵蓋濕熱、風邪、血燥所致之病症:
- 酒渣鼻、蝴蝶臉:多因肺胃熱盛或血熱鬱滯,症見鼻部及面部潮紅、丘疹。
- 面部粉刺:屬肺熱或濕熱上蒸,毛孔壅塞而成。
- 白癜風、汗癍:與風邪襲表、氣血失和相關,皮膚色脫或褐斑。
- 土癍、腳氣:濕毒下注或外染癬菌,致皮膚脫屑、瘙癢。
- 風癬、錢癬:風濕熱邪鬱於肌腠,形成界線分明之癬塊。
其功效核心為「消癍、祛濕、潤皮膚」,透過外治直接作用於病灶,調節局部氣血,驅邪兼養膚。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 大風子仁:辛熱有毒,為傳統治癬要藥,能燥濕攻毒、殺蟲止癢,針對癬症、濕瘡。
- 大麻子仁(火麻仁):甘平質潤,含油脂可潤燥滑腸,外用能軟化角質、滋養皮膚,緩解燥裂。
- 潮腦(樟腦):辛熱走竄,外用可除濕殺蟲、止癢止痛,助滲透藥力入毛孔。
- 核桃仁:甘溫富含油脂,潤膚生肌,輔助修復受損皮膚。
- 京紅粉(紅升丹):為水銀煉製之礦物藥,具強力拔毒、殺蟲、消癬之功,但需謹慎用量。
配伍特點
- 攻補並行:大風子、潮腦、紅粉攻邪殺蟲;麻仁、核桃仁潤膚緩燥。
- 油脂為基:以香油、蠟、松香為賦形劑,既能軟化角質助藥滲透,又能形成保護膜。
- 先攻後調:初期以布包藥緩和刺激,待皮膚耐受後直接擦藥,逐步加強療效。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殺蟲解毒—祛濕消癍—潤膚生肌」三層作用:
- 殺蟲止癢:大風子、潮腦、紅粉抑制皮膚寄生蟲菌,緩解癬瘡瘙癢。
- 滲透祛濕:松香、香油引藥入毛孔,溶解角質層中濕毒。
- 修復潤燥:核桃仁、麻仁油脂填補皮膚損傷,避免攻邪過猛致乾裂。
小結
本方為「峻藥緩用」之外治典範,以毒攻毒配伍潤藥制其燥烈,適用於濕熱夾雜、蟲毒鬱結之頑固皮膚病,尤重藥力滲透與局部調節。
傳統服藥法
大風子仁16兩,大麻子仁16兩,潮腦16兩,核桃仁16兩,京紅粉16兩。
消癍,祛濕,潤皮膚。
將大風子仁、大麻子仁、核桃仁研成細泥,紅粉另研;用臘七兩,香油十三兩五錢,松香一兩。先用松香熬油,蠟溶化後,開起化淨,下入大風子仁、潮腦等;其後京紅粉冷後再下,混合攪勻,裝瓶,重一兩。
用細布包藥,每瓶分3-4次,擦患處,每日2-3次,將藥液擦入毛孔內,至皮膚覺痛時即藥力發揮作用。擦藥3-5日,如肉皮不疼,去布使藥擦,如肉皮疼,即停止用藥,過一星期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本品性味溫和,長期使用不會產生毒副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潤肌皮膚膏,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大風子仁16兩,大麻子仁16兩,潮腦16兩,核桃仁16兩,京紅粉16兩。 主治:消癍,祛濕,潤皮膚。主治:酒渣鼻,蝴蝶臉,面部粉刺,白癜風,土癍,汗癍,腳氣,騎馬癬,風癬,錢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