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去桂五苓散」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滲濕: 豬苓性甘淡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五苓散本就以利水滲濕為主要作用,而豬苓的加入,更能加強此功效,使水濕之邪更容易排出體外。
- 健脾益氣: 豬苓不僅能利水,同時也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能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進一步促進水濕的代謝,使利水效果更加顯著。
總之,豬苓在「去桂五苓散」中發揮著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水濕停滯導致的各種病症。
去桂五苓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燥濕: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五苓散本就以利水消腫為主要作用,加入白朮能加強健脾之力,使水濕運化更為順暢,利水消腫更有效。
- 防治脾虛: 五苓散利水性強,若患者脾虛,容易導致脾氣受損,出現腹脹、便溏等症狀。白朮能健脾益氣,保護脾胃,防止利水過程中損傷脾氣,使療效更穩定。
去桂五苓散中加入赤茯苓,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
赤茯苓性甘淡平,入脾、肺經。其利水滲濕作用,可協助五苓散中澤瀉、豬苓等藥材,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改善水腫;其健脾和胃作用,可緩解因水濕困脾而引起的脾胃不適,提升整體療效。
此外,赤茯苓還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對於水濕困脾、心神不安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去桂五苓散中加入羌活,主要針對兩方面原因:
- 利水消腫:羌活性溫,能發汗散寒、祛風濕,與五苓散的利水消腫作用相輔相成,有助於排除體內濕氣,改善水腫。
- 解表散寒: 五苓散原方偏於利水滲濕,若患者兼有表寒證,則加入羌活可解表散寒,消除寒邪,更利於利水消腫。
總體而言,加入羌活可提升去桂五苓散的療效,更全面地解決患者的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去桂五苓散」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羌活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預防和治療感染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 豬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其中,利水消腫為其主要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等證。此外,豬苓還能保護肝臟,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緩解口渴、口乾等症狀,促進腸道蠕動,增加腸道吸收,從而止瀉。豬苓亦有止嘔作用,能緩解嘔吐症狀,增強免疫,提高抵抗力。
主治功效
「去桂五苓散」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小兒嘔吐腹瀉,以及感冒、發燒、頭痛、身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總結
「去桂五苓散」是中藥方劑中的常用方劑之一,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多種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嘔吐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豬苓5錢,白朮5錢,赤茯苓(去皮)5錢,澤瀉7錢半(一方加羌活)。
鎮心,加茱萸(炒);吐不止,加生薑自然汁;渴盛,加人參。
上為末。
用車前草、燈心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滑利之性,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去桂五苓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五。 組成:豬苓5錢,白朮5錢,赤茯苓(去皮)5錢,澤瀉7錢半(一方加羌活)。 主治:嬰孩吐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