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乳飲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消散乳塊:麥芽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乳塊的形成多與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有關,而麥芽能促進脾胃運化,消散積滯,有助於乳塊的消散。
- 通乳下乳:麥芽還具有通乳下乳之效。因其能促進脾胃運化,使營養物質得以充分吸收,進而促進乳汁分泌,對於乳汁不足或乳汁淤積者,可起到促進乳汁分泌、通暢乳腺的作用。
因此,消乳飲中加入麥芽,既能消散乳塊,又能通乳下乳,有助於解決乳房脹痛、乳汁淤積等問題。
消乳飲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 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散結、溫中止痛之效。乳汁鬱積不通,常伴有乳房脹痛、乳汁分泌不暢等症狀,砂仁能行氣活血,疏通乳腺,緩解乳房脹痛。
- 健脾開胃: 砂仁亦有助於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吸收,改善產後虛弱,增進食慾,更有利於乳汁的生成和分泌。
因此,消乳飲中加入砂仁,可有效改善乳汁鬱積不通之症,同時有助於產婦身體恢復。
消乳飲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化痰的作用。消乳飲多用於治療乳房腫塊、乳汁不通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與寒凝乳絡、氣滯血瘀有關。生薑的溫散之性,可以溫通乳絡,驅散寒邪,促進乳汁分泌。
2. 調和藥性:消乳飲方劑中常包含一些寒涼藥物,如柴胡、川芎等,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生薑的溫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過寒傷胃,同時也能提高藥物療效。
主治功效
消乳飲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消乳飲主要用於治療 「小兒恣與乳哺無度,脾弱運化不及,滿而溢出,嘔吐。」
治療原理分析:
這段描述指的是小兒餵乳過多,超過脾胃的運化能力,導致乳食積滯於胃中,進而引發嘔吐的症狀。消乳飲的治療原理正是針對此病機而設。
方中組成及其功效如下:
- 麥芽: 消食和中,尤擅消麵食、米食、乳食積滯。在此方中為君藥,針對乳食積滯的主因。
- 砂仁: 辛溫芳香,行氣和胃,醒脾開胃。可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並能緩解脹氣。
- 生薑: 溫中散寒,和胃止嘔。能改善脾胃虛寒,並直接緩解嘔吐症狀。
三藥合用,共奏 消食導滯、和胃止嘔 之效。
《考證病源》中也提到 「消乳飲何方,麥芽將來炒。為末用五錢,米飲調下妙。」 這裡指的是單用炒麥芽即可達到消乳的效果,進一步強調了麥芽在此方中的關鍵作用。
總體而言,消乳飲以消導乳食積滯為主,兼以行氣和胃,溫中降逆,針對小兒乳食不節所致的嘔吐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二陳湯加藿香、麥芽、砂仁、生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乳飲,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七。 組成:二陳湯加藿香、麥芽、砂仁、生薑。 主治:小兒恣與乳哺無度,脾弱運化不及,滿而溢出,嘔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