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神丸

七神丸

QI SHE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9.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6%
胃經 27%
肺經 18%
心經 9%
大腸經 9%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七神丸方劑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原因在於其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的功效。

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並能行氣解鬱,對於寒邪阻滯、氣血瘀滯所致的胃脘疼痛、腹痛、嘔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七神丸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症,而肉荳蔻的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功效,可以改善由於寒邪內侵、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這些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七神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補益心脾,安神定志: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健脾益智的功效。七神丸旨在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而人參的補益作用可增強心脾功能,安定心神,緩解神經衰弱,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 提高藥效,相輔相成:七神丸中其他藥材如遠志、茯苓等也具有一定安神功效,但單獨使用效果可能不足。人參的加入可增強藥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安神定志的目的。

七神丸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消食:麥芽味甘性涼,入脾胃經,能消食導滯,健脾開胃。七神丸多用於小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麥芽能幫助促進消化,改善食慾,緩解腹脹等症狀。
  2. 和中開胃:麥芽亦能和中開胃,促進脾胃運化,利於營養吸收。七神丸中包含多味滋補藥材,但脾胃虛弱者難以吸收,麥芽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提高藥物吸收效率,使藥效更佳。

七神丸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止嘔:生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七神丸主要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失眠、頭昏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往往伴隨脾胃虛寒、氣逆上衝、導致嘔吐。生薑可以溫暖脾胃,化解寒氣,從根本上緩解嘔吐,改善消化功能,使藥效更易發揮。
  2. 增強藥效:生薑可以促進藥物吸收,並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提高藥效。七神丸中其他藥物如遠志、茯苓等,也有溫陽健脾、安神的作用,生薑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七神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治:腎瀉(又稱「五更瀉」或「晨瀉」)
腎瀉於中醫理論中,多因命門火衰、脾腎陽虛所致,症見黎明前腹瀉、腹痛隱隱、腸鳴即瀉、瀉後則安,伴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其病機關鍵在於「火不生土」,即腎陽不足無法溫煦脾土,導致運化失常。

此方以「溫腎陽、補脾氣、固腸止瀉」為核心,符合古代醫家對腎瀉的治療原則——補火助陽以治本,健脾固澀以治標。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解析

  • 肉果(肉豆蔻)
    辛溫入脾、胃、大腸經,擅長「溫中行氣、澀腸止瀉」,針對腎瀉之滑脫不禁,通過收斂固澀以治標,兼能溫暖脾胃。
    → 作用:固澀止瀉,溫運中焦。

  • 骨脂(補骨脂)
    苦辛大溫,歸腎、脾經,為「補命門火」要藥,直接溫補腎陽,助火生土,改善腎陽虛衰之本。
    → 作用:溫腎壯陽,治五更瀉根本。

  • 人參
    甘微溫,大補元氣、健脾益肺,補益後天脾胃之氣,助運化水濕,與補骨脂協同形成「先天後天同補」之勢。
    → 作用:補氣健脾,增強脾土功能。

  • 麥芽
    甘平入脾胃,消食化積、和中健脾,緩解因脾虛導致的食積不化,助人參健運而不壅滯。
    → 作用:疏解脾滯,輔助運化。

  • 生薑
    辛溫散寒、溫中止嘔,助肉豆蔻、補骨脂散寒溫中,兼能調和藥性。
    → 作用:散寒暖胃,協同溫陽。

  • 煮棗肉為丸
    大棗甘溫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製丸可緩和藥性,兼能護胃,契合久瀉傷津之需。

  • 參湯送服
    以人參湯增強補氣之力,引藥入脾腎,強化全方溫補效能。

2.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標本兼治」為設計核心:

  • 治本:補骨脂溫補腎陽(火),人參補脾益氣(土),契合「補火生土」之法,從根本恢復脾腎陽氣。
  • 治標:肉豆蔻澀腸止瀉,麥芽消積助運,生薑散寒溫中,直接緩解瀉痢症狀。
  • 佐使配合:大棗製丸顧護脾胃,參湯送服增強藥效,形成「溫—補—澀」三者並行的協同作用。

3. 推論可能功效

  • 溫腎陽以止瀉:補骨脂為君,直補命門之火,解決腎陽虛衰。
  • 健脾益氣以助運:人參、麥芽健脾消滯,恢復中焦運化。
  • 固澀調中以治標:肉豆蔻收斂固脫,生薑調和中焦氣機。
    全方結構緊湊,針對「腎瀉」之虛、寒、滑脫病機,體現中醫「君臣佐使」與「標本同治」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肉果、骨脂、人參、麥芽、薑。
煮棗肉為丸。
每服1錢,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有實熱、濕熱、便秘等症狀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麻疹化膿性關節炎

相同名稱方劑


七神丸,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十三。 組成:肉果、骨脂、人參、麥芽、薑。 主治:腎瀉。

七神丸, 出處:《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焦朮2兩,茯苓1兩,故紙1兩,前仁1兩,吳萸5錢,肉蔻5錢,木香5錢。 主治:腎虛,五更作泄。

七神丸,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斑蝥30枚(去頭翅足,以糯米拌炒,米黃爲度),蜂房半兩(燒灰),蛻皮1條(燒灰),猬皮1兩(燒灰),麝香1分(細研),雄黃半兩(細研),朱砂3分(細研,水飛過)。 主治:瘰癧數年不癒,根株漸大,流註四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