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乳丸

息乳丸

XI R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7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5%
胃經 29%
肺經 17%
三焦經 5%
肝經 5%
腎經 5%
脾經
胃經
肺經
三焦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息乳丸中包含香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香附味辛、苦,性平,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乳汁不通暢,多因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香附可以疏解肝鬱,暢達氣機,使乳汁通暢,達到消乳的目的。
  2. 行氣止痛:香附還有行氣止痛的作用。乳房脹痛,也常因氣血瘀滯所致。香附可以行氣活血,緩解乳房脹痛,促進乳汁分泌。

因此,息乳丸中加入香附,可以有效地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幫助乳汁通暢,達到消乳的效果。

息乳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疏肝理氣、健脾燥濕的功效。乳汁鬱積,多與肝氣鬱結、脾胃虛弱有關,陳皮能疏肝解鬱,使氣機流通,有助於乳汁的順利排出。
  2. 行氣消脹:乳房脹痛,常伴有氣滯血瘀,陳皮能行氣消脹,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乳房局部微循環,緩解脹痛不適。

息乳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乳汁不通暢,常伴有胸悶乳脹、疼痛等症狀,砂仁能行氣活血,疏通乳腺,緩解乳房脹痛。
  2. 健脾消食: 砂仁還有健脾消食的作用,可促進乳汁分泌,改善乳汁品質,提高嬰兒的營養吸收。

總之,砂仁在息乳丸中起到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有助於解決乳汁不通暢、乳房脹痛等問題,促進母乳分泌,保障嬰兒營養。

息乳丸中加入神麴,主要考慮以下兩個原因:

  1. 消腫散結: 神麴味甘性溫,具有消腫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乳房脹痛往往伴隨乳腺組織充血腫脹,神麴能有效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減輕腫痛。
  2. 疏肝理氣: 神麴入肝經,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乳房脹痛常與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有關,神麴能調和氣血,疏解肝鬱,從而緩解乳房脹痛。

因此,息乳丸中加入神麴,可有效針對乳房脹痛的病因,起到消腫散結、疏肝理氣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息乳丸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消食化積:麥芽味甘性涼,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產婦乳汁分泌旺盛,若脾胃虛弱,易導致乳汁積滯,引起乳房脹痛。麥芽能幫助消化積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乳汁流通,緩解乳房脹痛。
  2. 疏肝解鬱:麥芽還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產婦生產後,體內氣血循環容易出現紊亂,導致肝氣鬱結,影響乳汁分泌。麥芽能疏肝解鬱,調暢氣血,促進乳汁分泌通暢。

因此,息乳丸中加入麥芽,能夠有效改善產婦乳汁積滯和肝氣鬱結等問題,幫助產婦順利回乳。

息乳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化痰止咳、溫中止嘔、解表散寒之功效。乳汁鬱結,多因肝氣鬱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生薑可以疏肝解鬱,促進氣血運行,使乳汁通暢,達到消退乳房腫脹的目的。
  2. 溫脾止瀉,健脾益氣: 生薑亦具有溫脾止瀉、健脾益氣的作用。乳汁過多,容易導致脾胃虛弱,出現腹瀉等症狀。生薑可以溫暖脾胃,健脾益氣,有助於改善消化功能,防止腹瀉的發生。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息乳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針對「小兒飲乳過度,乳食停滯胃脘」所致嘔吐,其特徵爲「才乳即吐」或「稍停即吐」,反映小兒脾胃運化力弱,乳食積滯不消,胃氣上逆而吐。古人認爲乳食鬱滯屬「中焦氣機壅塞」,需溫化消導、和胃降逆,使乳食得消、胃氣得降,嘔吐自止。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香附

  • 角色:行氣解鬱,疏理中焦氣滯。
  • 原理:小兒乳滯常伴氣機不暢,香附辛香微苦,能通暢氣機,助脾胃升降有序,避免氣逆致吐。

2. 陳皮

  • 角色:燥濕理氣,和胃止嘔。
  • 原理:其性溫燥,化解胃脘濕濁;配合香附增強行氣之力,針對「乳凝爲濕濁」的病機。

3. 砂仁

  • 角色:溫中止嘔,化濕開胃。
  • 原理:芳香醒脾,化解乳食黏膩之性,溫暖中焦以助消化,直接抑制胃氣上逆。

4. 神曲、麥芽

  • 角色:消食導滯,專化乳積。
  • 原理
    • 神曲:發酵而成,善消穀麥乳食之積。
    • 麥芽(生用或炒用):尤擅「消乳積」,分解乳汁停滯,爲治標關鍵。
    • 二藥協同,針對「無度飲乳」之病因,從根源減少積滯。

5. 薑汁

  • 角色:溫胃散寒,降逆止嘔。
  • 原理:生薑爲「嘔家聖藥」,其辛溫之性可暖胃散寒,汁液直達病所,抑制胃氣上衝。

全方配伍邏輯

  1. 消導爲主:神曲、麥芽直接消乳積;砂仁、陳皮輔助化濕行氣,標本兼顧。
  2. 行氣佐降:香附、陳皮調暢氣機,配合薑汁降逆,使「滯消氣順」而嘔止。
  3. 溫化特性:全方偏溫(香附、陳皮、砂仁、薑汁),契合「乳滯易生寒濕」的傳統理論,溫暖中焦以助運化。

此方體現中醫「消補兼施」思維,輕消導而不峻猛,適合小兒稚嫩脾胃,達「緩下」之效。

傳統服藥法


香附、陳皮、砂仁、神曲、麥芽、薑汁。
溫化緩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行氣和胃、消食化滯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飲乳過量導致的嘔吐症狀。
  • 本方中的香附、陳皮、砂仁、神麴、麥芽、生薑等藥物均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孕婦慎用。
  • 本方中的香附、陳皮、砂仁、神麴、麥芽、生薑等藥物均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脾胃虛弱、胃腸功能不佳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息乳丸, 出處:《顧氏醫徑》卷五。 組成:香附、陳皮、砂仁、神曲、麥芽、薑汁。 主治:溫化緩下。主治:小兒飲乳無度,凝滯胃脘而吐,纔乳即吐,或少停即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