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青丸

LAN Q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二十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7%
肝經 17%
脾經 13%
肺經 13%
大腸經 13%
胃經 13%
心經 4%
膀胱經 4%
膽經 4%
腎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藍青丸」介紹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地膚子

地膚子性涼味甘,歸肺、腎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除濕、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癢、活絡止痛和利水消腫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濕熱病症、皮膚瘙癢、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痠疼、跌打損傷、腸風下血、崩漏帶下等症狀。

地榆

中藥地榆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出血症狀;燙傷、濕疹、瘡瘍腫毒等熱毒壅滯之疾;熱毒性疾病、出血等症狀;外傷出血、瘡瘍腫痛、痤瘡等症狀;瘡痍、癰腫、疔瘡、膿瘍等膿血疾病。

阿膠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貧血、經期不順、產後失血等症狀。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常被用於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烏梅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腹瀉和便祕、蛔厥腹痛和嘔吐、口渴煩躁的症狀、咳嗽、哮喘等症狀、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症狀、腹瀉、口乾舌燥、喉嚨痛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藍青丸」主要成分包括黃連、烏梅、白朮、地榆、地膚子、阿膠等藥材。該方劑具有腸胃熱盛,水谷轉化吸收不足,導致腹瀉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藍青(熬)1兩半,附子1兩半,鬼臼1兩半,蜀椒1兩半,厚朴2兩,阿膠2兩,甘草2兩,艾葉3兩,龍骨3兩,黃連3兩,當歸3兩,黃柏1兩,茯苓1兩,人參1兩。
破逐瘀積。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腹以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黃連、烏梅、白朮、地榆、地膚子、阿膠組成。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烏梅酸澀,收斂固澀;白朮健脾燥濕;地榆、地膚子涼血止血;阿膠滋陰潤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止痢、澀腸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藍青丸, 出處:《千金》卷二十。 組成:藍青汁3升,黃連8兩,黃糵4兩,烏梅肉2兩,白朮2兩,地榆2兩,地膚子2兩,阿膠5兩。 主治:中焦熱,水谷下痢。

藍青丸,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藍青(熬)1兩半,附子1兩半,鬼臼1兩半,蜀椒1兩半,厚朴2兩,阿膠2兩,甘草2兩,艾葉3兩,龍骨3兩,黃連3兩,當歸3兩,黃柏1兩,茯苓1兩,人參1兩。 主治:破逐瘀積。主治:産後下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