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肝丸

ZHU G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五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1%
肺經 11%
腎經 11%
心經 5%
膽經 5%
肝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豬肝丸中加入豬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益肝: 豬肝性味甘平,入肝脾經,具有補肝益腎、養血止血的功效。其富含鐵、蛋白質等營養,可有效改善貧血,促進肝臟功能恢復,對於肝虛血虧、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2. 藥性相輔: 豬肝丸通常搭配其他中藥材,如當歸、黃芪等,共同發揮補益肝腎、活血化瘀的功效。豬肝作為藥引,有助於提高藥物吸收率,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豬肝丸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豬肝丸常用於治療肝熱上炎、目赤腫痛、口乾舌燥等症。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有效抑制肝火上炎,減輕眼部炎症,並止血消腫。
  2. 抑制肝火,滋陰養肝: 豬肝本身性溫,具有補肝益腎的作用,但過度食用容易助長肝火。黃連的寒性可以有效抑制肝火,防止其過盛,同時滋陰養肝,起到平衡的作用,使豬肝的功效得以更好地發揮。

總之,黃連在豬肝丸方劑中的加入,不僅可以清熱解毒,更能抑制肝火,使藥效更加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豬肝丸中加入烏梅,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斂肝止血: 烏梅味酸澀,性寒,具有收斂固澀之效。豬肝丸主治肝血不足,血虛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吐血等。烏梅可收斂肝血,止血止瀉,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止血效果。

二、酸味入肝: 中醫理論認為,酸味入肝,具有斂肝氣、降肝火的作用。豬肝丸中加入烏梅,可以幫助肝臟收斂,減少肝血外泄,同時也起到降肝火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豬肝丸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阿膠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豬肝富含鐵質,能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與阿膠的補血功效相輔相成,適用於血虛萎黃、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
  2. 滋陰潤燥:阿膠還能滋陰潤燥,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豬肝亦有滋陰清熱之效,與阿膠相配合,能更有效地緩解陰虛燥熱症狀。

主治功效


豬肝丸,中藥方劑,由豬肝、黃連、烏梅、阿膠四味中藥組成,具有補氣養血、清熱止瀉的功效,主治腹瀉,腸道滑溜,飲食和服藥都完全排泄。

豬肝,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補血養肝的功效。豬肝富含蛋白質、鐵、鋅、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能補血、明目、改善貧血癥狀。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黃連含有黃連素、黃連甲素等成分,能清熱除煩、止瀉痢、殺蟲。

烏梅,性酸,味澀,入肺、脾、肝經,具有固澀收斂、生津止渴、止瀉的功效。烏梅含有鞣酸、烏梅素等成分,能澀腸止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

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阿膠含有膠原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能補血、滋陰、潤燥、止血、安胎。

豬肝丸將四味中藥合用,具有補氣養血、清熱止瀉的功效,可有效治療腹瀉,腸道滑溜,飲食和服藥都完全排泄。

豬肝丸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豬肝丸禁忌: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豬肝丸的副作用:可能出現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

豬肝丸的注意事項:服用豬肝丸期間,應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豬肝丸是一味中藥方劑,不宜長期服用。服用豬肝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相關疾病


子宮肌瘤肺結核胰臟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妄想狀態嘔吐骨質疏鬆症身體消瘦口乾口渴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豬肝丸,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豬肝1斤(熬令乾),黃連2兩,烏梅肉2兩,阿膠2兩,胡粉7棋子。 主治:下痢腸滑,飲食及服藥俱完出。

豬肝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組成:豮豬肝2具(細切如柳葉),甘草15兩(生,搗末)。 主治:急勞瘦瘁,日晚即寒熱,驚悸不寧,常若煩渴。

豬肝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組成:豬肝1具(去皮膜,切,以童子小便2升煮爛),柴胡(去苗)1兩,秦艽(去苗土)1兩,黃連(去須,炒)1兩,木香1兩,蕪荑(炒)1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1兩,青蒿1兩,當歸(切,焙)1兩。 主治:一切冷熱勞疾,寒熱時作。

豬肝丸, 出處:《聖惠》卷五十九。 組成:豬肝1大葉(以醋煮令爛,研如糊),烏梅肉1兩(微炒),乾薑1兩(炮裂,銼),甘草1分(炙微赤,銼),赤豆蔻1兩(去皮),當歸1兩(銼,微炒),蓽茇1兩,訶黎勒1兩(煨,用皮),桂心半兩,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肉豆蔻1兩(去殼)。 主治:痢後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四肢乏力。

豬肝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組成:豮豬肝半具(去脂膜,以酒5升煮令爛,細切,後入藥末),柴胡(去苗)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乾薑(炮裂)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縮砂(去皮)1兩,白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半兩,當歸(切,炒)半兩,芍藥半兩,陳曲(炒)1分,肉豆寇(炮,去殼)1分,桂(去粗皮)1分,木香1分,黃(去須)1分。 主治:虛勞,木思飲食,腹肚不調,目瘡痰逆,及臟腑久冷。

豬肝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八。 組成:豬肝1具(切,去脂膜,用醋5升煮令盡,取出研如膏),鱉甲1兩半(塗醋炙令黃焦,去裙襴),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訶黎勒1兩半(煨,用皮),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川椒3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柴胡1兩(去苗),桂心3分,蒼朮1兩,木香3分,桔梗3分(去蘆頭),烏梅肉3分(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紫菀1兩(洗,去苗土),乾薑3分(炮裂,銼),蕪荑3分(微炒),當歸3分。 主治:冷勞,肌體羸瘦,或時腹痛,食飲不消,日漸尪羸。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