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乳香神應散中包含乳香,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一、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其有效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二、行氣止痛: 乳香具行氣止痛之效,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其藥性溫和,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乳香在乳香神應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提供了藥理基礎。
乳香神應散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和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本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而沒藥則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消腫散結的功效。兩者藥性相近,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將沒藥加入乳香神應散,能更全面地發揮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乳香神應散中加入黑豆,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固精: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之效。乳香神應散主治腎虛精虧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而黑豆可增強腎氣,固攝精氣,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 活血化瘀:黑豆含有豐富的鐵質,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活血化瘀。乳香神應散中乳香、沒藥等藥物亦具活血化瘀之效,黑豆的加入可增強活血化瘀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黑豆的加入,可以增強乳香神應散補腎固精、活血化瘀的作用,提升其療效。
乳香神應散中加入桑白皮,主要考量其清肺化痰的功效。
桑白皮性寒,味苦,入肺經,能清肺熱、降氣止咳、宣肺化痰。乳香神應散主治風寒咳嗽、痰多氣喘,而桑白皮能清解肺熱,化解痰濁,配合乳香、沒藥等藥物,共奏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此外,桑白皮還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減輕痰液積聚,進一步改善咳嗽氣喘症狀。
乳香神應散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補骨脂性溫,入腎經,可溫經散寒,驅除寒邪,並能止痛止癢。乳香神應散用於治療寒濕痺痛、風寒濕痺、皮膚瘙癢等症,而補骨脂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增強方劑的效果。
2. 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補骨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疼痛和瘙癢的消退。乳香神應散中乳香、沒藥等藥物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補骨脂的加入可加強此功效,使整體效果更顯著。
主治功效
乳香神應散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乳香神應散,主治從高處墜下,導致的劇烈疼痛,以及腹中疼痛。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乳香、沒藥: 二者均為活血化瘀的良藥,能有效祛除跌打損傷後體內產生的瘀血,疏通經絡,消散腫脹,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乳香偏於行氣活血,能通暢氣機,緩解因氣滯引起的疼痛;沒藥則偏於散瘀止痛,更能直接作用於瘀血,使其消散。
- 水蛭(部分加減方中含有): 水蛭具有破血逐瘀的強大功效,能迅速消除體內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阻滯引起的劇烈疼痛有顯著療效。
2. 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 破故紙(補骨脂): 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能夠溫補腎陽,強健筋骨。跌撲損傷往往損傷筋骨,補骨脂能促進筋骨的修復,從根本上治療疼痛。
- 當歸(部分加減方中含有): 當歸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補血養血,對於跌打損傷後的氣血虧虛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有助於氣血恢復,從而緩解疼痛。
- 獨顆栗子(部分加減方中含有): 栗子性溫,味甘,入脾、胃、腎經,具有補脾健胃、益氣養血、強筋健骨的功效。跌打損傷後,脾胃功能往往受損,栗子能健脾益氣,促進氣血生化,有助於損傷的恢復。
3. 清熱利水,解毒消腫:
- 桑白皮: 具有清熱宣肺,利水消腫的功效。跌打損傷後,局部組織容易產生水腫,桑白皮能促進水液代謝,消除水腫,緩解疼痛。
- 黑豆: 黑豆具有滋陰養血、解毒利水的功效。跌打損傷後,體內可能產生一些毒素,黑豆能幫助清除體內毒素,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
4. 行氣止痛:
- 蘇木、降真香、川烏(部分加減方中含有): 這些藥材具有行氣活血,溫經止痛的功效,可以加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乳香神應散通過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清熱利水、解毒消腫等多個方面,協同作用,達到治療從高墜下引起的劇烈疼痛及腹中疼痛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乳香1兩,沒藥1兩,桑皮1兩,雄黑豆1兩,獨顆栗子1兩,破故紙(炒)1兩, 當歸1兩,水蛭5錢(炒煙盡)。
上為末。
每服5錢,醋1盞,煎6分,入麝少許,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乳香神應散, 出處:《醫學發明》卷三。 組成:乳香1兩,沒藥1兩,雄黑豆1兩,桑白皮1兩,獨科粟子1兩,破故紙2兩(炒香)。 主治:從高墜下,疼痛不可忍,及腹中疼痛。
乳香神應散,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 組成:乳香1兩,沒藥1兩,桑皮1兩,雄黑豆1兩,獨顆粟子1兩,破故紙(炒)1兩,當歸1兩,水蛭5錢(炒煙盡)。 主治:跌撲後脅下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