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調散

JIN DI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十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7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4%
胃經 14%
大腸經 14%
肝經 14%
膽經 14%
脾經 14%
肺經 14%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津調散方劑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津調散主治熱病津傷,口渴咽燥,舌紅苔黃,脈數等症,黃連能清解心肺之熱,並可降低體內熱度,利於津液生化,有助於緩解燥熱之症。

二、 降火除煩: 黃連能清心火,降胃火,對心煩不寐、口舌生瘡、胃脘灼熱等症有較好療效。津調散在治療津傷之餘,亦可兼顧因熱邪所致的心煩、口渴等不適,黃連的加入可有效降低體內熱度,緩解煩躁之症。

津調散中包含款冬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款冬花味甘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效。津調散主治燥熱傷肺、咳嗽痰黏、咽喉腫痛等症,款冬花可滋潤肺燥,化解痰熱,達到止咳潤肺的效果。
  2. 宣肺利氣: 款冬花氣味芳香,能宣肺利氣,有助於改善肺氣鬱滯,促進痰液排出。津調散中其他藥物如杏仁、桑白皮等也具有宣肺利氣的作用,款冬花可與之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津調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津調散主要用於治療「妒精瘡」,症狀表現為膿汁淋漓、臭爛。從多個醫書的記載來看,妒精瘡是一種發生於外生殖器的瘡瘍類疾病,可能伴有瘙癢、濕爛等症狀。

治療原理:

津調散的組成為:黃連、款冬花,部分方劑中還會加入少許麝香。

  1. 黃連:

    • 功效: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作用: 在津調散中,黃連主要針對妒精瘡的「濕」和「熱」的病機。其清熱燥濕的作用可以消除濕熱蘊結導致的膿汁淋漓;瀉火解毒的作用則可以針對瘡瘍的紅腫熱痛以及可能的感染。
  2. 款冬花:

    • 功效: 款冬花具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的功效。
    • 作用: 雖然款冬花的主要功效看似與妒精瘡無直接關聯,但考慮到中醫的整體觀念,款冬花可能在此方中起到以下作用:
      • 輔助清熱: 款冬花性微溫,但其潤肺下氣的作用有助於氣機的流通,間接輔助黃連清熱。
      • 制約苦寒: 黃連性大苦大寒,款冬花性微溫,可以制約黃連的過於苦寒,防止其損傷正氣。
      • 可能的局部作用: 尚不排除款冬花具有一定的局部消炎、止癢作用,但這需要進一步的現代研究證實。
  3. 麝香(部分方劑):

    • 功效: 麝香味辛、性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的功效。
    • 作用: 在津調散中,麝香可能起到以下作用:
      • 增強藥效: 麝香的辛溫走竄之性可以增強黃連和款冬花的藥效,使其更快地到達病所。
      • 消腫止痛: 麝香的消腫止痛作用可以緩解妒精瘡的疼痛和腫脹。
      • 活血化瘀: 麝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瘡瘍的癒合。

輔助療法:

除了直接敷用津調散外,古方中還常配合使用地骨皮、蛇床子煎湯清洗患處。

  • 地骨皮: 清熱涼血、退虛熱。
  • 蛇床子: 燥濕祛風、殺蟲止癢。

此煎湯外洗的方法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 清潔患處: 清潔患處,去除膿液和分泌物,為藥物敷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 增強療效: 地骨皮和蛇床子的清熱、燥濕、止癢作用可以與津調散的功效協同,增強治療效果。

總結:

津調散以黃連清熱燥濕、解毒消炎為主,款冬花輔助並制約其苦寒之性,麝香增強藥效、消腫止痛。配合地骨皮、蛇床子煎湯外洗,清潔患處並增強療效。全方針對妒精瘡的濕熱病機,達到清熱燥濕、消炎止痛、促進癒合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黃連、款冬花各等分。
上為末。
以地骨皮、蛇床子煎湯洗,用軟帛挹乾,以律調藥敷之。
忌用生湯洗之。
《普濟方》有麝香少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津調散, 出處:《三因》卷十五。 組成:黃連、款冬花各等分。 主治:妬精瘡,膿汁淋漓,臭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