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液丸

JIN YE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生》卷七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肝經 21%
心經 18%
脾經 13%
胃經 8%
膽經 7%
肺經 5%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金液丸方中加入血餘炭,主要是利用其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的功效。

血餘炭為豬血經炭化後的產物,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其炭化後更能 收斂止血,清熱解毒,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以及出血不止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金液丸主治陰虛火旺,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盜汗遺精等症,而血餘炭的加入,可以清熱涼血,降火止血,進一步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在「金液丸」中加入鉛丹,主要是考慮到鉛丹具有殺蟲、斂汗固澀的功效。鉛丹味甘辛性寒,有毒,需慎用。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方劑驅蟲、收斂固澀的能力,適用於治療腸道寄生蟲感染及汗出不止等症狀。

金液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內科疾病。其成分中包含水銀,這在中醫藥歷史上是相對常見的做法。水銀在古代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化痰平喘的功效。

水銀的存在可能與其獨特的藥理特性有關。中醫理論認為,水銀能夠調和人體內的陰陽,並且其使用亦與中醫對某些病症的辨證施治有關。傳統上,它被用於某些特定的疾病,如癲癇、肺病等,因為中醫認為這些病症與體內的濕熱有關。

然而,現代科學對水銀的毒性已有充分認識,其長期使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因此,當代中醫及藥學界對含水銀的方劑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亦不建議隨意使用。綜合來看,雖然金液丸的組成中包含水銀,具其歷史原因,但在現代醫療背景下,必須慎重考量其安全性與有效性。

金液丸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功,可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其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口舌生瘡等。

金液丸作為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的方劑,加入硃砂,有助於鎮心安神,緩解患者的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液丸」以血餘炭、鉛丹、硃砂為主要成分。這些成分經過配伍後,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解毒利尿的功效。

血餘炭性味苦溫,歸肝、腎、肺、大腸等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等功效。用於跌打損傷、癰腫、潰瘍、咳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熱淋、石淋、尿血、瘡瘍、腫毒等症狀。

鉛丹,性微寒,味甘、澀,有毒。外用治瘡瘍腫毒、丹瘤諸瘡、蛇蟲咬傷。鉛丹辛能散結,寒能清熱,以其辛寒之性,故能散腐肉之結,清腐肉之熱。

硃砂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中藥方劑「金液丸」的組成成分各有其獨特的功效,經過配伍後,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該方劑主治分娩時,忽然見到橫倒著的人,可能是因為不能忌口,放縱自己的飲食,導致五臟氣滯,六腑不和,胎兒體重過大,用力過早,胎兒受到驚嚇所致。

傳統服藥法


京三稜(煨,銼) 蓬莪朮(煨,銼)各二兩半 丁香皮(銼) 青橘皮 陳橘皮(各湯浸去白,焙) 白朮各二兩 桂(去粗皮)一兩 檳榔(銼) 丁香 甘草(炙)各半兩 硇砂(別研,水飛)3錢 牽牛子(炒熟,搗末)三兩 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存性)四錢
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7-10丸,食後米飲、茶、酒、熟水任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多痰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金液丸, 出處:《濟生》卷七。 組成:飛生毛(火燒,如腋下毛尤佳)半錢,血餘(無病女人發,燒灰)半錢,公母羊糞(燒灰)半錢,竈中心土1錢,黑鉛3錢(用小铫子火上溶,投水銀半錢,急攪成砂子,傾出,細研),朱砂半錢(别研)。 主治:瘦胎。主治:將産,忽見橫倒者,蓋不能忌口,恣情多食,五臟氣滯,六腑不和,胎氣既肥,則用力太早,胎受驚觸。

金液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組成:京三棱(煨,銼)2兩半,蓬莪朮(煨,銼)2兩半,丁香皮(銼)2兩,青橘皮2兩,陳橘皮(各湯浸去白,焙)2兩,白朮2兩,桂(去粗皮)1兩,檳榔(銼)半兩,丁香半兩,甘草(炙)半兩,硇砂(别研,水飛)3錢,牽牛子(炒熟,搗末)3兩,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存性)4錢。 主治:脾胃虛寒,宿食不消,心腹刺痛,不思飲食。

金液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組成:京三棱(炮)1兩,蓬莪朮(炮)1兩,白朮1兩,丁香皮(刮去粗皮)1兩,牽牛子(麸炒)1兩,青橘皮1兩,陳橘皮(并湯浸,去白焙)1兩,肉豆蔻(大者,去殼)1兩,檳榔(炮)1兩,乾薑(炮)半兩,丁香半兩,硇砂(研)半兩,巴豆半兩(和皮秤,去皮,研如膏,紙壓去油盡,以不污紙爲度)。 主治:脾積痞氣,痰逆惡心,腹脅滿悶,胸膈噎塞,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