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元丸

鎮元丸

ZHEN YU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論》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腎經 28%
脾經 16%
肺經 16%
肝經 12%
心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鎮元丸]的組成中包含[水銀],因為水銀具有強效的燥濕化痰、排毒作用。水銀能夠清除體內的濕氣和痰濁,對於改善由於濕痰引起的症狀有顯著效果。在[鎮元丸]中,水銀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燥濕化痰和排毒效果,幫助改善整體健康。

鎮元丸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在於其鎮心安神之功效。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作用。古人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主管神志,若心神不寧,則會導致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硃砂可以平心安神,使心神安寧,從而達到治療上述症狀的效果。

此外,硃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療熱病神昏、驚厥等病症。因此,鎮元丸中加入硃砂,是為了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心神不寧、熱病神昏等病症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鎮元丸」之傳統功效及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鎮元丸主治「産後癲狂」,此症屬婦人分娩後氣血驟虛、陰陽失調,導致痰瘀上擾神明,或虛風內動所致的精神異常。古代醫家認為,産後元氣大傷,若兼有瘀血停滯或痰火內鬱,易使心神失守,發為癲狂。此方以重鎮安神、祛痰開竅為法,針對産後氣血逆亂、神志不寧之證。

二、組成藥物分析

  1. 水銀(10錢)

    • 性味:辛、寒,有毒。
    • 功效:古代用其重鎮降逆、攻毒祛痰之性,常用於痰涎壅盛、癲癇狂躁之症。其質重沉降,能鎮攝浮越之陽氣,抑肝風、化痰涎。
    • 原理:産後癲狂若因痰火擾心,水銀可直折痰熱,使神明得安。
  2. 黑錫(即鉛,10錢)

    • 性味:甘、寒,有毒。
    • 功效:傳統用於鎮驚安神、降逆平喘。鉛質沉重,能「墜痰下氣」,與水銀相伍增強重鎮之效,共遏風痰上擾之勢。
    • 原理:黑錫協助水銀沉降浮火,穩定心神,針對産後虛陽浮越或痰迷心竅之證。
  3. 辰砂(硃砂,10錢)

    • 性味:甘、微寒,有毒。
    • 功效:清心鎮驚、安神定魄,為治療心神不安的要藥。其色赤入心,能清心火、鎮癲狂。
    • 原理:辰砂與水銀、黑錫協同,既助重鎮之力,又清心火以寧神,使痰熱得消、神志歸位。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重鎮共奏沉降之效

    • 三藥皆屬金石重墜之品,合力沉降浮越之陽氣、痰火,直折病勢。水銀與黑錫結合為「鉛汞同用」,傳統視為「陰陽相配」,能交通心腎,安定魂魄。
  2. 痰火並治,心神同調

    • 「癲狂」多因痰熱擾心,方中水銀、黑錫祛痰降逆,辰砂清心安神,共奏開竅醒神之效。
  3. 時辰用藥(寅時服)

    • 寅時(凌晨3-5點)為肺經當令,氣血由陰出陽,此時服藥可借天時之陽升,助藥力疏泄病邪;同時金石藥性峻烈,分次服用以防傷正。

結語

鎮元丸以金石重鎮為主,針對産後痰熱壅盛、神志昏亂之急症,透過沉降痰火、安定心神取效。其組方思路體現古代「重以鎮怯」之法,然須基於辯證精準,非泛用於一切精神異常。

傳統服藥法


水銀10錢,黑錫10錢,辰砂10錢。
於鐵盆中以柳片攪之,以不見星為度,糊丸。
先以夜寅刻分服其半,不已則於次日寅刻再與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癡呆智能低下

相同名稱方劑


鎮元丸, 出處:《産論》。 組成:水銀10錢,黑錫10錢,辰砂10錢。 主治:産後癲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