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照丸
SHUI ZH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水照丸方中使用蜂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封閉藥力,防止藥效散失:蜂蠟具有較好的封閉性,可以形成一層薄膜包裹丸劑,防止藥液揮發或滲出,有效保存藥效,延長藥效發揮時間。
- 潤滑腸道,幫助藥物吸收:蜂蠟具有潤滑作用,可以減輕丸劑在腸道中的摩擦,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同時,蜂蠟還可保護胃黏膜,減少藥物對胃部的刺激。
水照丸中含有蛇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通經絡: 蛇蛻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之效。水照丸主要治療風濕痺痛、筋骨麻木等症,蛇蛻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蛇蛻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水照丸治療的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具有輔助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因此,水照丸中添加蛇蛻,可以更有效地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水照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疾病。然而,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鉛朱),這在現代醫學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議。鉛丹主要成分為紅鉛,具有明顯的毒性,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傳統中醫認為鉛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在某些方劑中使用。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對健康的重視,許多中藥方劑開始被檢討和調整,鉛丹的使用已受到限制。由於其潛在的危害,現代中醫師往往會選擇使用其他安全的替代成分,來達到相似的治療效果,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在使用水照丸等方劑時,應謹慎選擇並遵從專業醫師的建議。
水照丸是一種在傳統中醫中使用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水銀。水銀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主要表現在其解毒、平衡陰陽和化瘀等功效。中醫認為,水銀能夠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幫助解除體內的毒素和瘀血,從而達到治療的一種效果。
然而,由於水銀的毒性以及在現代醫學中被認為是有害的物質,水照丸的使用和其成分的安全性受到廣泛關注。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水銀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如中毒和對神經系統的損害。因此,許多中醫師在使用這類方劑時,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謹慎考量。
總體來說,水照丸因其成分中的水銀而引起爭議,雖然在傳統中醫中被認為有療效,但在現代醫療觀念中,其使用需要謹慎權衡。
水照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及改善睡眠。其組成中包含硃砂,這是因為硃砂具有安神鎮靜和清熱解毒的功效。硃砂含有一種重要成分——硫化汞,能夠調節神經系統,對於焦慮、緊張等情緒問題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硃砂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有解酒毒、消腫的作用,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熱邪,進而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心腦血管的功能。
另一方面,水照丸在組方時會考慮到各種藥材的相互配伍,因此硃砂的加入可以增強整體方劑的功效,使其在鎮靜與清熱方面更加突出,有助於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綜合以上因素,硃砂的使用對於水照丸的療效有重要的貢獻。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水照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水照丸主治「眼外障翳」,即眼睛外層(如角膜、結膜)因風熱、濕濁或外傷所致的混濁遮蔽,導致視物模糊或翳膜覆蓋。此方以局部外用為主,通過清熱退翳、防腐收斂的作用,緩解眼部翳障症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烏賊魚骨(海螵蛸)
- 性味鹹澀、微溫,歸肝、腎經。
- 核心功效為「收斂止血、製酸斂瘡」,其質地細膩,外用可吸附濕濁、消減翳膜。古代醫家取其「白心」,強調純淨部分,以減少刺激,增強退翳之效。
- 《本草綱目》載其能「除濕熱、治目翳」,推測其機理為通過收斂作用,減少眼部異常分泌物,促進角膜修復。
生龍腦丹砂(冰片與硃砂複合)
- 生龍腦(冰片):辛涼清香,其透竄之力極強,能開鬱通滯、清熱解毒,直接穿透眼部組織以散鬱熱、消腫止痛。
- 丹砂(硃砂):性微寒,具安神解毒之效,飛過後質地極細,減少刺激性。古代認為其可「明目」,可能與微量汞化合物的抑菌消炎作用有關。
- 兩者配伍,冰片引藥上行,丹砂鎮靜防腐,共奏清熱退翳之功。
三、劑型設計原理
- 蠟和細餅子:以蜂蠟為黏合劑,製成細小餅狀,便於貼附眼瞼或眥角。蠟性緩和,能延緩藥物釋放,避免過度刺激,同時保護眼部濕潤。
- 「安眼中」之法,應為將藥餅置於眼瞼邊緣或眥角,利用體溫軟化後緩釋藥性,非直接入眼內,符合古代外用眼藥的常規用法。
四、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體現「清熱解毒、收斂退翳」的治法:
- 攻邪:冰片、丹砂清熱散鬱,化解翳障之熱毒。
- 固護:海螵蛸收斂濕濁,防止翳膜擴散。
- 緩釋劑型:蠟製劑型確保藥效持久溫和,契合眼部嬌嫩特性。
五、潛在邏輯延伸
- 此方適用於「外障」實證(如急性結膜炎、角膜初期雲翳),若屬虛證或內障(如肝腎虧虛所致目昏)則非所宜。
- 烏賊骨與冰片的組合,後世亦用於口腔潰瘍、濕疹等黏膜病變,機制皆與收斂清熱相關,可見其藥理延伸性。
此方簡潔而針對性強,反映古代眼科外治「輕靈透達」的用藥特色。
傳統服藥法
烏賊魚骨(取白心用)1錢,生龍腦丹砂(飛過)1錢。
上為極細末,用蠟和作細餅子。
安眼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同名稱方劑
水照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組成:烏賊魚骨(取白心用)1錢,生龍腦丹砂(飛過)1錢。 主治:眼生花翳。
水照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組成:黃蠟(片,切)1兩,蛇蛻(燒灰,研)1分,鉛丹(水飛研)1兩,水銀1分,丹砂(研,少許),雞卵殼1枚(雛烏雞始初生者,須要完全去裏面清并膜隻用殼,研如粉)。 主治:眼外障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