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瘡如聖散

金瘡如聖散

JIN CHUANG RU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脾經 33%
胃經 16%
腎經 16%
肝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金瘡如聖散中加入石灰,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收斂止血: 石灰性寒,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能迅速止住外傷出血,特別適用於刀傷、槍傷等出血較多者。
  2. 消毒殺菌: 石灰具有強烈的殺菌消毒作用,可以有效預防傷口感染,避免傷口化膿,加速傷口癒合。

金瘡如聖散中石灰的使用,體現了中醫“以毒攻毒”的治療理念,通過利用石灰的收斂止血和消毒殺菌作用,快速止血,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金瘡如聖散中加入韭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韭根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可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解毒消炎,生肌長肉: 韭根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消炎作用,可抑制細菌生長,促進傷口癒合。同時,其生肌長肉的功效,有助於傷口快速修復,減少疤痕形成。

因此,金瘡如聖散中加入韭根,不僅能促進傷口癒合,還能緩解疼痛,起到較佳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金瘡如聖散》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金瘡(即金屬利器所致的創傷),為外敷止血生肌之劑。古代醫家取其「化瘀定痛、斂瘡收口」之效,用於創傷後止血、防止潰爛,並促進傷口癒合。


二、組成與藥理邏輯分析

  1. 陳石灰(主藥)

    • 石灰經久置(「陳」)後,燥烈之性稍緩,但仍具強效收斂止血作用。
    • 中醫理論中,石灰能「燥濕殺蟲、定痛生肌」,直接作用于創面可凝固血液(類似現代止血粉),並形成保護層以防感染。
  2. 無毛老鼠(幼鼠或乳鼠)

    • 取幼鼠搗爛,富含組織生長因子及血性物質。
    • 中醫認為其「血肉有情」,可活血生肌,助傷口組織修復,與石灰配合,一收一活,調和止血與生新之矛盾。
  3. 韭菜根

    • 性辛溫,含硫化物及揮發油,能散瘀解毒
    • 其汁液黏滑,可黏合藥粉(石灰、鼠泥)成餅,且辛溫之性促進局部氣血運行,防瘀血停滯。

三、製法與治療原理

  • 背陰陰乾:使藥餅緩慢乾燥(非曝曬),保留藥性活性成分。
  • 刮末外敷:乾燥後研磨成細粉,增加與創面的接觸面積,促進止血與吸收。
  • 綜效:石灰收斂止血為君,老鼠生肌為臣,韭菜根散瘀為佐,共奏「止血-化瘀-生肌」之序貫療效。

四、延伸思考

此方體現中醫「就地取材」與「異類相協」的用藥思維:

  1. 石灰與老鼠,一礦一動物,一靜一動,平衡收斂與生發。
  2. 韭菜根為植物媒介,協調二者黏附性與藥性揮發。
    雖現代或有衛生疑慮,但古代環境下,此組合對創面處理具實用邏輯。

傳統服藥法


陳石灰、無毛老鼠、韭菜根。
共搗極爛作餅。
貼在背陰牆上,待乾,用刀刮下,研細末。敷之。
《青囊秘傳》本方用量:小肉老鼠(打爛)十隻,陳石灰三兩,韭菜汁一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金瘡如聖散, 出處:《種福堂方》卷四。 組成:陳石灰、無毛老鼠、韭菜根。 主治:金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