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鼠丹

嫩鼠丹

NEN SHU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4.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肝經 25%
腎經 25%
脾經 25%
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嫩鼠丹方劑中加入韭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助陽氣生髮: 韭根性溫,入肝腎經,具溫陽散寒、助陽氣生髮之效。此方多用於治療陽虛寒凝所致的疾病,而韭根可溫補腎陽,驅散寒邪,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溫陽散寒的作用。
  2.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韭根亦具活血化瘀之功效,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消腫止痛。此方中可能存在瘀血阻滯,而韭根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輔助作用。

綜上,韭根在嫩鼠丹方劑中扮演著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嫩鼠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嫩鼠丹」主治「金瘡」,即刀刃等利器所致的外傷出血。古代醫家認為此方具有止血生肌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適用於創傷後的初步處理。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嫩鼠(未生毛者)

    • 嫩鼠指未長毛的幼鼠,古代民間認為其血肉具有生肌長肉的作用,可能因其富含生長階段的活性物質,能刺激組織修復。
    • 《本草綱目》記載鼠類可治「瘡瘍」,推測其肉質可能有收斂、促癒合之效。
  2. 韭菜根

    • 韭菜根性辛溫,傳統用於散瘀活血、消腫止痛。
    • 與嫩鼠同搗,可能利用其辛散之性,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輔助生肌。
  3. 陳石灰末

    • 石灰(尤其陳久者)具強烈收斂止血作用,能快速乾燥傷口、凝固血液。
    • 中醫常用於外傷止血,如《本草備要》記載其「止血生肌,合金瘡」。

治療原理推測

  • 止血
    陳石灰的直接收斂作用結合嫩鼠血肉的黏稠性,形成物理性屏障,達到快速止血效果。
  • 生肌
    嫩鼠可能提供某種生長促進因子,韭菜根辛溫行氣,改善局部氣血運行,協同石灰的乾燥作用,創造利於傷口癒合的環境。
  • 外用劑型設計
    陰乾後刮末使用,保持藥性穩定,同時粉末便於覆蓋傷口,包裹後減少感染風險。

整體配伍邏輯

此方體現古代「以形補形」與「就地取材」的思維:

  • 幼鼠象徵「新生」,對應傷口「再生」需求。
  • 韭菜根活血,石灰收澀,一動一靜,調節傷口氣血。
  • 製成乾粉便於保存,符合戰傷、農傷等緊急處理的實際需求。

小結

「嫩鼠丹」是古代外治金瘡的經驗方,結合動物藥、植物藥與礦物藥,通過止血、生肌、活血三重機制促進傷口癒合,反映古人對創傷治療的樸素智慧與實用性考量。

傳統服藥法


嫩鼠(未生毛者)不拘多少,韭菜根與鼠相等(同搗爛)。
止血生肌。
入陳石灰末,摻乾作餅,陰乾。
用時以刀刮未,敷傷處,包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嫩鼠丹, 出處:《衛生鴻寶》卷六。 組成:嫩鼠(未生毛者)不拘多少,韭菜根與鼠相等(同搗爛)。 主治:止血生肌。主治:金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