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痔丸

XUN ZH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4.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肝經 25%
腎經 25%
脾經 25%
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燻痔丸方劑中包含韭根,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活血止痛: 韭根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氣凝滯、血脈瘀阻導致的痔瘡,如寒性痔瘡,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利水消腫,通便排毒: 韭根入膀胱經,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因濕熱下注、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痔瘡,如濕熱痔瘡,能促進水液代謝,減輕腫脹。同時,韭根能通便排毒,改善腸道功能,有助於痔瘡的緩解。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燻痔丸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中記載的「燻痔丸」一方,雖僅以白鱔魚骨與韭子等分研末,麵糊為丸,火燒燻之,看似簡樸,實則蘊含著古人對痔疾治療的獨到見解。

主治功效:

燻痔丸的主要功效,正如其方名所示,是針對「痔疾」而設。痔疾,在中醫範疇中,多因濕熱下注、氣滯血瘀等因素導致,表現為肛門部位的腫脹、疼痛、出血等不適。此方以「燻」為用,意在透過藥物燃燒產生的煙氣,作用於患處,達到治療目的。

治療原理分析:

  1. 白鱔魚骨: 鱔魚骨在中醫裡被認為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痔疾的形成與局部氣血運行不暢密切相關,鱔魚骨的活血作用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化解瘀滯,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其祛風除濕之效亦能針對濕熱下注型的痔疾,從根本上緩解病症。

  2. 韭子: 韭子性溫,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其「主夢遺泄精,暖腰膝」,亦有行氣散瘀之功。與白鱔魚骨合用,更能加強其活血化瘀、散結消腫的功效。同時,韭子的溫性,亦能驅散局部寒邪,從而緩解因寒凝氣滯引起的疼痛。

  3. 煙燻療法: 燻痔丸採用火燒煙燻的方法,讓藥物燃燒產生的煙氣直接作用於患處。這種方式能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更易被局部吸收,並能產生溫熱效應,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加速患處的消腫止痛。此外,煙燻療法亦具有一定的殺菌止癢作用,能改善痔疾引起的瘙癢不適。

總結:

燻痔丸的治療原理,可概括為: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散結消腫、溫經止痛。它利用白鱔魚骨和韭子的藥理特性,結合煙燻療法的獨特作用方式,直擊痔疾病機,達到緩解症狀、治癒疾病的目的。此方雖看似簡單,卻充分體現了古代醫家利用天然藥物、因地制宜、內外兼治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白鱔魚骨、韭子各等分。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彈子大。
火燒熏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熏痔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一。 組成:白鳝魚骨、韭子各等分。 主治:痔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