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露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鉛丹(即硫化鉛),這在中醫中有其特殊的用途。鉛丹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並對某些皮膚及傳染性疾病有輔助療效。然而,鉛丹的使用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主要因為鉛本身的毒性。
古代醫學對於鉛的運用主要是基於經驗,而缺乏對其毒性及其可能引發的副作用的系統性認識。現代醫學指出,鉛的積累可能對神經系統、腎臟以及其他器官造成損害。因此,金露膏中鉛丹的使用必須特別謹慎,並在有醫師指導下進行。
總的來說,雖然金露膏的成方中加入鉛丹在歷史上有其文化背景和特定療效,但現代醫學的進步要求我們更謹慎地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使用此類含有有害成分的方劑,應遵循醫學專業建議,以保障用藥安全。
金露膏方劑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明目: 蕤仁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金露膏多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眼部疾病,而蕤仁的清熱明目功效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滋養肝腎: 蕤仁能滋養肝腎,對於肝腎陰虛所致的目疾也有一定療效。金露膏中常配伍其他滋陰補腎的藥材,如枸杞子、菊花等,與蕤仁共同作用,達到滋陰明目的效果。
金露膏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金露膏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濕疹等症,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菌生長,消炎止癢,促進傷口癒合。
- 抑菌抗炎: 黃連中含有小檗鹼等生物鹼,具有抑菌抗炎的功效,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病菌的生長,有效控制感染,避免病情加重。
總體來說,黃連的清熱解毒、抑菌抗炎作用,在金露膏中發揮了重要的治療作用,有效改善濕熱瘡瘍、濕疹等症狀。
金露膏方劑中加入蜂蜜,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增強藥效: 蜂蜜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潤燥止渴、生津益氣、解毒斂瘡等功效。其與金露膏中的其他藥材相配,可增強藥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二、改善口感: 蜂蜜具有獨特的甜味,可以改善中藥的苦味,使患者更容易服用,提高服藥順從性。同時,蜂蜜的粘稠性也有利於藥物在傷口處停留,延長藥效。
主治功效
金露膏主治功效分析
金露膏,為中醫眼科外用方劑,具有除昏退翳,截赤定痛之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眼病。
藥物組成及功效
- 鉛丹: 解毒、消腫、止痛。
- 蕤仁: 活血化瘀、舒筋通絡,古代多用於眼科,可消翳明目。
- 黃連: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眼科常用藥,可清熱明目。
- 蜂蜜: 潤肺止咳、滋陰養顏,在此方中起調和諸藥及賦形作用。
治療原理分析
金露膏一方中,以黃連清熱瀉火解毒為主藥,針對眼病中常見的熱毒症狀;鉛丹協助黃連解毒消腫止痛;蕤仁活血化瘀,有助於消退翳障;蜂蜜調和諸藥,並有潤澤作用。
從古文記載來看,金露膏的製作過程頗為講究:
- 炒製黃丹: 將黃丹炒至紫色,增強其藥效。
- 蜜炙: 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利用蜜的潤澤作用,並可中和黃連的苦寒之性。
- 水煎: 加入長流水,用嫩柳枝攪拌煎煮,濃縮藥液。
- 過濾: 將藥液過濾,去除雜質,得到澄清的膏體。
此方以清熱解毒、活血消翳為主要治療原則,通過局部外用,直接作用於眼部病灶,達到除昏退翳、截赤定痛的療效。
古文記載中的應用
- 《衛生寶鑒》: 記載金露膏由濟南劉太醫所傳,用於治療一切眼病,效果顯著,有「除昏退翳,截赤定痛」之效。
- 《原機啟微》: 記載金露膏的功效為「除昏退翳,截赤定疼」。
- 《醫學入門》: 詳細描述了金露膏的製作方法,並指出「除昏退翳,截赤定痛」,如有瘀肉,可加硇砂。
- 《証治準繩‧類方》: 記載金露膏的功效與製法,並引《龍木論》之言,提示傷寒熱病後不可點用。
- 《濟陽綱目》: 記載金露膏的功效為「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綜合上述古文記載,金露膏在古代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眼病,特別是伴有紅腫熱痛、翳障等症狀的眼病。其治療原理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通過清熱解毒、活血消翳,達到改善視力、緩解症狀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淄州黃丹 蕤仁(捶碎)各一兩 黃連半兩 蜜六兩
如有瘀肉,加硇砂末1錢,上火煨開,入前膏子內。
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上先將黃丹鐵鍋內炒紫色,入蜜攪勻,下長流水4升,以嫩柳枝5-7條,把定攪之;次下蕤仁,滾十數沸;又下黃連,以柳枝不住手攪,熬至2升,笊籬內傾藥在紙上。慢慢滴之,無令塵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露膏,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 組成:淄州黃丹1兩,蕤仁(捶碎)1兩,黃連半兩,蜜6兩。 主治:除昏退翳,截赤定痛。主治:一切眼病。
金露膏,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九。 組成:寒水石(煅通赤)4兩(研),雄黃1兩(研,水飛),硼砂2錢(研),甘草末4錢,腦子1字(研)。 主治:小兒咽喉腫痛塞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