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點眼方

HUANG LIAN DIAN YAN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0.2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13%
大腸經 13%
肝經 13%
心經 13%
膽經 13%
肺經 6%
腎經 6%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點眼方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黃連味苦寒,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眼部紅腫、疼痛、分泌物多等熱毒症狀,黃連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消退炎症,緩解疼痛。
  2. 抗菌消炎: 黃連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多種致病菌的生長,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有效控制眼部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綜上所述,黃連在黃連點眼方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菌消炎的作用,對於治療眼部熱毒症狀具有良好的效果。

黃連點眼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眼部疾病。其組成中含有鉛丹,這一成分在中藥中常見,但也引發了不少討論。鉛丹的主要成分為鉛,早期中醫認為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因此被用於眼睛的炎症、腫脹等症狀。然而,鉛是一種重金屬,當其在人體內積累過多時,可能導致潛在的毒性,特別是對於神經系統和腎臟的損害。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對於鉛丹在中藥中的使用越來越謹慎。在許多國家,公共健康機構對鉛的使用有嚴格的限制。因此,雖然鉛丹在古代被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疾病,但現代中醫師在使用此方劑時,通常會評估其風險與收益,並優先選擇更安全的替代成分,確保患者的健康與安全。這也反映出中醫在傳承與創新之間的平衡。

黃連點眼方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潤眼消炎: 蜂蜜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潤燥止渴之功效。與黃連等藥物配合,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緩解眼部炎症,例如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2. 保護眼部,促進癒合: 蜂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營養物質,能滋潤眼部,保護角膜,促進受損組織修復。同時,蜂蜜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抑制眼部細菌滋生,加速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黃連點眼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根據《聖濟總錄》記載,黃連點眼方主治「目赤熱痛,障翳不退」。 更詳細的描述包含:

  • 目赤腫痛:眼睛發紅、腫脹、疼痛。
  • 煩熱昏暗:伴隨有煩躁、發熱、視物昏暗等症狀。
  • 障翳:指眼中出現的遮蔽物,影響視力。
  • 熱毒赤眼:由於熱毒引起的眼睛發紅。
  • 熱毒乘肝,上衝於目,推眵赤腫,磣澀疼痛:熱毒侵襲肝臟,向上影響到眼睛,導致眼屎增多、眼睛紅腫、刺痛、有異物感。
  • 肝肺熱盛,目赤生胬肉:肝臟和肺部熱邪過盛,導致眼睛發紅並長出胬肉。

治療原理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清熱解毒」、「瀉火明目」、「收斂生肌」的理論。

  • 清熱解毒、瀉火明目

    • 黃連 為君藥,其性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有強大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功效,尤其擅長清瀉心火、中焦濕熱和胃火。在眼科疾病中,黃連能有效清除眼部的熱毒,減輕紅腫疼痛等症狀,達到明目的效果。
    • 馬牙硝(來自其中一個方劑變體)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散結的作用,可輔助黃連加強清熱解毒之力。
    • 梔子大黃(來自其他方劑)也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加強清熱解毒,導熱下行的效果。 梔子清熱涼血,大黃瀉熱通便,二者可以協助將體內的熱毒排出。
    • 胡黃連 (來自其中一個方劑變體)也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並可退虛熱。
  •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 鉛丹 為臣藥,外用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可以幫助修復受損的眼部組織,促進傷口癒合,減輕腫脹。
    • 密陀僧 (來自其中一個方劑變體)具有燥濕、殺蟲、斂瘡的作用,可協助收斂、消腫。
  • 滋潤、調和藥性

    • 在方劑中起到佐使藥的作用,具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功效。在此方劑中,蜜可以滋潤眼部,緩解乾燥不適,同時調和黃連的苦寒之性,減少對眼部的刺激。

總結

黃連點眼方以黃連為君,清熱解毒,瀉火明目;鉛丹為臣,收斂生肌,消腫止痛;蜜為佐使,滋潤調和。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明目退翳之功。從古文記載的不同方劑變體來看,顯示當時醫師會根據病患的具體症狀,靈活加減藥物,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這些變體中,除了主方黃連和鉛丹,還加入了馬牙硝、胡黃連、密陀僧等藥物,進一步增強了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收斂的作用。這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應用。

傳統服藥法


黃連(宣州者,去須)1分(搗末),馬牙消(研)1錢,蜜(綿濾過)半匙(與上2味和勻)。
上取消梨1顆,割頂作蓋,去核,如甕子,將諸藥納於梨中,以蓋子覆之,冬月半月,夏月1日,傾出,以綿絞去滓,以汁點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為外用藥,不可內服。
  2.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應注意濃度,避免對眼睛造成刺激。
  3.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眼睛不適。

相關疾病


結膜炎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點眼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 組成:黃連(去須)4兩,鉛丹(研)2兩,蜜4兩。 主治:目赤熱痛,障翳不退。

黃連點眼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 組成:黃連(去須,搗末)半兩。 主治:熱毒乘肝,上衝於目,推眵赤腫,磣澀疼痛。

黃連點眼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 組成:黃連(宣州者,去須)1分(搗末),馬牙消(研)1錢,蜜(綿濾過)半匙(與上2味和勻)。 主治:目赤腫痛,煩熱昏暗並障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