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8%
心經 14%
腎經 14%
肺經 11%
胃經 7%
大腸經 3%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脾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乳香犀角丸

整體功效

疏風散寒,止痛。

主治

刺風。遍身如針刺。

刺風,是指風寒之邪侵襲人體,引起全身肌肉酸痛、麻木、刺痛等症狀。遍身如針刺,是指全身皮膚有針刺樣疼痛感。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乳香犀角丸,治風寒外侵,遍身如針刺,痛不可忍者。"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乳香疏風散寒能疏散風寒之邪,止痛
犀角疏風散寒能疏散風寒之邪,止痛
自然銅疏風散寒能疏散風寒之邪,止痛
附子散寒止痛能散寒止痛,溫經通絡
沒藥散風止痛能散風止痛,活血通絡
蔓荊子疏風散寒能疏散風寒之邪,止痛
烏頭散寒止痛能散寒止痛,溫經通絡
木香行氣止痛能行氣止痛,理氣活血
人參補氣益血能補氣益血,生津止渴
硃砂收斂固澀能收斂固澀,止血止痛

傳統服藥法

乳香(研)1分,犀角(生鎊屑)1分,自然銅(煅,醋淬)1分,附子(生,去皮臍)1分,沒藥(研)、蔓荊實、草烏頭(略炮,去皮尖)、木香、人參、針沙(水洗10遍,用醋1小盞煮乾,銚內火出煙盡即傾出)、丹砂(研)、莎草根(去毛,炒,各半分)。
上為末,再同和研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臨臥服,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乳香、犀角、自然銅、附子、沒藥、蔓荊子、烏頭、木香、人參、硃砂,均有散風寒、止痛之功效。其中,乳香、犀角、自然銅、附子、沒藥、蔓荊子、烏頭,均為辛溫之品,善於散風寒、止痛;木香、人參、硃砂,均為甘溫之品,善於補益氣血、緩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疏風散寒、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風寒外侵、全身肌肉酸痛、麻木、刺痛等症狀出現時服用。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受涼。

相同名稱方劑

乳香犀角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二。 組成:乳香(研)1分,犀角(生鎊屑)1分,自然銅(煅,醋淬)1分,附子(生,去皮臍)1分,沒藥(研)、蔓荊實、草烏頭(略炮,去皮尖)、木香、人參、針沙(水洗10遍,用醋1小盞煮乾,铫內火出煙盡即傾出)、丹砂(研)、莎草根(去毛,炒,各半分)。 主治:刺風。遍身如針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麥鬭金

相似度 57%

神驗丹

相似度 57%

靈寶丹

相似度 55%

延夀內固丹

相似度 55%

延生丹

相似度 52%

木香金鈴丸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