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齒雄鼠骨散

GU CHI XIONG SHU G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5%
腎經 17%
脾經 10%
肺經 10%
膀胱經 7%
膽經 2%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固齒雄鼠骨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血養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之效。齒根與血氣相連,血氣充足則齒根堅固,不易鬆動。當歸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牙齦營養供應,有助於牙齒健康生長。
  2. 潤燥生津: 當歸具有一定潤燥生津作用,可改善口腔乾燥,滋潤牙齦,防止牙齦萎縮,從而促進牙齒健康。

總而言之,當歸在固齒雄鼠骨散中能補血養血,滋養牙齦,促進牙齒健康生長,起到固齒作用。

「固齒雄鼠骨散」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腎,固齒護齦: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牙齒的生長發育與腎精密切相關,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反之則易鬆動脫落。熟地黃能滋補腎精,改善牙齒營養供應,從根本上固齒護齦。

2. 改善血虛,潤澤牙齦: 熟地黃能補血養血,改善血虛導致的牙齦萎縮、牙齦出血等問題。血虛則津液不足,易導致牙齦乾燥、缺乏營養,熟地黃能滋陰生津,潤澤牙齦,促進牙齦健康。

固齒雄鼠骨散方中加入大青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大青鹽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鼠骨散本身以補腎固齒為主要功效,但對於牙痛、牙齦腫痛等症狀,大青鹽的加入則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緩解牙痛不適。
  2. 引藥入齒,增強藥效: 大青鹽味鹹,能引藥入齒,增強藥物在口腔中的滲透力和吸收率,從而更好地發揮固齒功效。同時,鹹味也能一定程度上刺激唾液分泌,促進口腔清潔,有利於牙齒健康。

固齒雄鼠骨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之效。齒齦疼痛,多因寒邪入侵、氣血凝滯所致。細辛可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有助於消除牙齦腫脹。
  2. 通鼻竅,開竅止痛: 細辛亦具通鼻竅之效,有助於改善鼻塞等症狀。牙痛有時與鼻腔相關,如鼻竇炎等,細辛通鼻竅,可間接緩解牙痛。

綜上,細辛在固齒雄鼠骨散中,可發揮溫經散寒、止痛消腫、通鼻竅等作用,有助於治療齒齦疼痛。

主治功效


固齒雄鼠骨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雄鼠骨
  • 當歸:調經止痛、活血化瘀。
  • 沒石子
  • 熟地黃:滋陰補腎、養肝明目。
  • 榆皮
  • 大青鹽:消炎解毒、利尿通便。
  • 細辛:溫肺化痰、宣降氣機。

方劑出處: 《景岳全書》

主治: 腎水不足,牙齒浮動、脫落,或縫中痛而出血,或但動不痛者。

治療原理分析:

本方主要針對腎水不足所致的牙齒問題。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精充足則骨骼強健,牙齒堅固;腎水不足則骨質疏鬆,牙齒失養,容易出現浮動、脫落、疼痛等症狀。

  • 雄鼠骨: 方中以雄鼠骨為君藥,具有補腎強骨的功效。古代醫家認為鼠骨具有很強的生長和修復能力,因此選用雄鼠骨來補益腎精,強健骨骼,從根本上改善牙齒的健康狀況。
  • 熟地黃: 滋陰補腎,是補腎的要藥。它能夠滋養腎陰,充盈腎精,為牙齒提供充足的營養,改善牙齒的基礎。
  • 當歸: 活血化瘀,能夠改善牙齦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牙齦組織的健康,減輕疼痛和出血症狀。
  • 沒石子: 具有收斂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緩解牙齦出血及疼痛。
  • 榆皮: 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牙齦炎症,減輕疼痛。
  • 大青鹽: 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的作用,可以清潔口腔,預防感染,並有助於減輕牙齦腫痛。
  • 細辛: 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牙齒的疼痛。

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固齒、活血止痛之功。從根本上補益腎精,改善牙齒的營養狀況,同時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從而達到治療牙齒浮動、脫落、疼痛等症狀的目的。方中用綿紙裹藥敷於牙床上縫中,可以使藥物更直接地作用於患處,提高療效。

傳統服藥法


雄鼠骨、當歸、沒石子、熟地、榆皮、青鹽、細辛各等分。
上為細末。
用綿紙裹條插牙床上縫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固齒雄鼠骨散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牙齒浮動

相同名稱方劑


固齒雄鼠骨散,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 組成:雄鼠骨、當歸、沒石子、熟地、榆皮、青鹽、細辛各等分。 主治:腎水不足,牙齒浮動、脫落,或縫中痛而出血,或但動不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