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飲

LING YA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2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20%
肺經 15%
胃經 12%
心包經 9%
三焦經 6%
膽經 6%
腎經 3%
脾經 3%
大腸經 3%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羚羊飲中包含羚羊角,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鎮驚熄風的藥性。

羚羊角味鹹性寒,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熄風、涼血止血的功效。其清熱解毒作用強於其他清熱藥物,可有效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等症狀。同時,其鎮驚熄風的功效可治療小兒高熱驚厥、癲癇等病症。

因此,羚羊飲中加入羚羊角,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鎮驚熄風的功效,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小兒高熱驚厥等病症。

羚羊飲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羚羊飲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煩躁,神昏譫語,高熱不退等症狀。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抑制病邪亢盛,降低體溫,緩解煩躁、神志不清等症狀。

2. 滋陰降火: 羚羊飲中常配伍其他滋陰藥物,如生地、麥冬等。知母不僅可以清熱瀉火,還能滋陰降火,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滋陰,涼血解毒的效果,從而更好地治療熱病的陰虛內熱證。

羚羊飲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羚羊飲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熱證,黃芩可清解熱毒,抑制病邪蔓延。
  2. 涼血止血: 黃芩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症狀。羚羊飲中常用於治療熱毒傷絡、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黃芩可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

羚羊飲中包含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1. 補氣益血: 羚羊飲主治氣虛血虧所致的症狀,而人參能補氣益血,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補氣效果,從根源上改善氣血不足。

2. 生津止渴: 羚羊飲中常加入麥冬、生地等滋陰生津藥材,而人參亦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病人口渴、咽乾等症狀,增強整體治療效果。

因此,人參的加入不僅能強化補氣益血功效,更能生津止渴,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效力,達到治療氣虛血虧的目的。

羚羊飲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在於桔梗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宣肺利咽: 羚羊飲主治風熱犯肺,症見咽喉腫痛、咳嗽痰稠等。桔梗性味辛平,入肺經,能宣肺利咽,開宣肺氣,使肺氣通暢,有利於痰液的排出,有助於緩解咽喉腫痛等症狀。
  2. 散結消腫: 羚羊飲中常配伍貝母、天花粉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藥材。桔梗亦有散結消腫之效,能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除咽喉腫痛的效果。

因此,桔梗在羚羊飲中起到宣肺利咽、散結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風熱犯肺所致的咽喉腫痛、咳嗽痰稠等症狀。

羚羊飲中加入柴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 羚羊飲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柴胡性微寒,善於疏肝解鬱、和胃降逆,可解除肝氣鬱結所致的驚癇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羚羊飲中含有羚羊角、天麻、全蠍等藥物,皆有平肝熄風、鎮驚止痙之效。柴胡加入後,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平肝熄風、鎮驚止痙的功效,從而更好地治療小兒驚風。

羚羊飲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羚羊飲主治熱病神昏、高熱煩躁、神志不清等症,梔子的清熱瀉火之性可有效降低體溫,緩解熱症所致的煩躁不安等症狀。
  2. 涼血止血: 梔子還具有一定涼血止血的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減少出血。羚羊飲中可能存在出血傾向或熱毒傷血的病症,加入梔子可輔助止血,保護患者。

總之,梔子在羚羊飲中起着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熱病神昏、高熱煩躁等症狀的效果。

羚羊飲中包含茺蔚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茺蔚子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羚羊飲主治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月經不調等症,而茺蔚子可幫助疏肝解鬱,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2.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茺蔚子還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痛經、經期不規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茺蔚子在羚羊飲中也起到輔助活血化瘀,緩解疼痛的作用。

主治功效


羚羊飲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羚羊飲主要用於治療眼科疾病,特別是由於肝風、肝熱或肝肺之熱上衝所致的眼疾。以下是針對不同病症的分析:

綠風有餘證(綠風羚羊飲)

主治: 綠風有餘證。

組成: 羚羊角、黑參、防風、茯苓、知母、黃芩、細辛、桔梗、車前子、大黃。

治療原理: 針對「綠風」的病症,方中既有羚羊角、黃芩清熱平肝,又有黑參、知母滋陰降火,茯苓、車前子利水滲濕,細辛、防風散風,桔梗宣肺,大黃瀉下通腑,全方共奏清熱平肝、滋陰降火、利水祛風之效。

黑風有餘證(黑風羚羊飲)

主治: 黑風有餘證。

組成: 羚羊角、黑參、羌活、車前子、桔梗、黃芩、柴胡、茺蔚子、細辛、防風。

治療原理: 與綠風羚羊飲類似,此方同樣以羚羊角、黃芩清熱平肝為主,並加入羌活、柴胡、茺蔚子疏肝理氣,增強祛風之力,針對「黑風」之症,達到清熱平肝、疏肝祛風的治療效果。

圓翳內障(圓翳羚羊飲)

主治: 圓翳內障初期,症見黑睛上一點青白,宛如油點浮於水面,暗處視之大,明處視之小。病因是肝風上衝,腦脂下注。

組成:

  • 虛熱型:羚羊角、車前子、細辛、人參、黃芩、防風、知母。
  • 實熱型:防風、黃芩、桔梗、芒硝、大黃、茺蔚子、黑參、細辛、知母、車前子。

治療原理:

  • 虛熱型:以羚羊角、黃芩清肝熱,知母滋陰降火,人參、防風補氣祛風,車前子、細辛利水散邪,清其虛熱。
  • 實熱型:以防風、黃芩、桔梗疏風清熱,芒硝、大黃瀉熱通腑,茺蔚子、黑參、細辛、知母、車前子清熱、滋陰、利水、散邪,泄其熱邪。

沉翳內障(沉翳羚羊飲)

主治: 沉翳內障,症見白翳在黑睛之內,向日細看方見其白,疼痛晝輕夜重。病因是肝經勞熱,腦中熱氣流下。

治療原理: 雖未明確指出藥物組成,但從治療建議「宜服羚羊角飲子及皂莢丸」推測,應以羚羊角飲為基礎,加強清肝熱、降虛火的功效,以治肝經勞熱,腦中熱氣流下之病因。

赤膜下垂(羚羊飲)

主治: 赤膜下垂,症見氣輪上邊起赤膜一片,垂至風輪,下覆瞳仁,淚流痛癢。病因是肝肺之熱,衝於眼內。

治療原理: 從其主治病症及成因描述,可知此羚羊飲應以清瀉肝肺之熱為主要治療方向。

暴赤生翳(羚羊飲)

主治: 暴赤生翳

組成: 羚羊角、茺蔚子、防風、大黃、黃芩、元參、木賊、車前子。

治療原理: 結合拔雲散翳湯治療暴赤生翳的思路,此羚羊飲應該也以清熱解毒,祛風明目為主。其中羚羊角、黃芩清熱解毒,茺蔚子、防風祛風散邪,大黃通腑泄熱,元參滋陰降火,木賊、車前子利水明目。

總結

羚羊飲及其衍生方劑主要針對肝風、肝熱或肝肺之熱引起的眼科疾病。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清熱解毒、平肝息風、滋陰降火、疏肝理氣、利水祛風等方法,消除病因,緩解症狀。不同方劑根據具體病症和病機的不同,在藥物組成上有所側重,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羚羊角(鎊)1錢5分,知母1錢,黃芩1錢,黑參1錢,桔梗1錢,柴胡1錢,梔子(炒)1錢,茺蔚子2錢。
上為粗末。
以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羚羊飲是一首清肝明目、退翳生津的方劑,但它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害。因此,在服用羚羊飲時,一定要遵醫囑,不要擅自加減藥量。

相關疾病


赤膜下垂

相同名稱方劑


羚羊飲, 出處:《金鑑》卷七十八。 組成:羚羊角(鎊)1錢5分,知母1錢,黃芩1錢,黑參1錢,桔梗1錢,柴胡1錢,梔子(炒)1錢,茺蔚子2錢。 主治:肝肺之熱,衝於眼內,致生赤膜下垂。初患之時,氣輪上邊起赤膜一片,垂至風輪,下覆瞳仁,淚流痛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