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茴香丸

MU TONG HUI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二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熱 (1.3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膀胱經 16%
肝經 11%
腎經 11%
肺經 10%
胃經 10%
小腸經 9%
心經 8%
大腸經 3%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木通茴香丸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川楝子性苦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與木通、茴香等藥物合用,可增強理氣止痛之效,適用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脅肋脹滿等症。
  2. 驅蟲殺蟲,消積化滯: 川楝子亦有驅蟲殺蟲、消積化滯之效,可治療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感染,以及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與木通、茴香等藥物合用,可增強驅蟲消積之效,提升整體療效。

「木通茴香丸」方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行滯: 橘皮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化痰、疏肝解鬱之功效。方中木通、茴香均偏於行氣,橘皮的加入有助於增強理氣之效,促進氣血流通,緩解氣滯所致的腹脹、胸悶等症狀。
  2. 調和脾胃: 橘皮還能健脾和胃,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進食慾,緩解消化不良等症狀。 方中木通、茴香性偏寒涼,加入橘皮可以中和其寒性,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效更為溫和。

「木通茴香丸」方劑中包含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效。對於寒邪客於中焦,導致脘腹冷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茴香可溫中散寒,使脾胃氣機恢復正常。
  2. 行氣消脹,助消化: 茴香具有行氣消脹、助消化之功效,可緩解因寒邪阻滯、氣機不暢所引起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搭配木通等藥材,可更有效地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促進食慾。

木通在「木通茴香丸」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1. 利水通淋: 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之功效。其能有效改善因濕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導致的小便不利、淋痛、水腫等症狀,與茴香的理氣止痛功效相輔相成,共同改善患者的病痛。
  2. 通絡止痛: 木通亦具通絡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緩解因濕熱阻滯所致的疼痛。配合茴香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共同改善因寒濕凝滯所導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

木通茴香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中含巴豆,巴豆味辛、性熱,有毒,歸肝、腎、大腸經,具有峻下冷積、逐水退腫之效。在木通茴香丸中,巴豆與木通、茴香等藥材相配,旨在調和寒熱,增強行氣止痛、利水消腫之功。巴豆之峻烈,可攻伐頑固之寒邪,使氣機暢達,水濕得化,對寒濕凝滯所致之腹痛脹滿、小便不利等症,具特殊療效。然而,由於巴豆毒性較強,應用時須謹慎,避免過量,以免造成不良反應。在臨床使用時,應根據患者體質及病情適度調整劑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木通茴香丸中加入海金沙,主要是利用其利尿消腫的功效。

海金沙性寒,味甘苦,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其利尿作用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同時,海金沙對於膀胱濕熱所致的尿頻、尿痛、尿血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將海金沙加入木通茴香丸中,可以增強其利尿消腫之效,更有效地治療因濕熱所致的泌尿系統疾病。

木通茴香丸中加入滑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滑石性寒滑,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之效。方中木通、茴香等藥物雖能通經活絡,但其利水作用有限。滑石的加入,能增強利水功效,促進體內濕邪排出,緩解水腫,達到更佳的療效。
  2. 保護腸胃: 滑石質地細膩,能潤滑腸道,減少藥物對腸胃的刺激,降低藥物副作用。木通、茴香等藥物性偏寒涼,長期服用易損傷脾胃。滑石的加入,能起到緩解藥物寒涼之性,保護脾胃的作用。

主治功效


木通茴香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出處與方劑組成

木通茴香丸出自南宋張銳所著之《雞峰普濟方》。根據古文記載,此方主要由以下藥材組成:

  • 川楝子(五個,只取肉)
  • 青橘皮(一兩)
  • 茴香(一兩)
  • 木通(一握,三莖)
  • 巴豆(五十個)
  • 海金沙(一錢)
  • 滑石(一錢半)

主治病症

此方主治「小腸氣、膀胱氣,疼痛不可忍」。此處的「小腸氣」、「膀胱氣」應指中醫所說的疝氣,以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可能包含腹股溝疝氣、陰囊水腫等疾病,主要症狀為腹部或陰囊部位的疼痛、腫脹。

治療原理分析

木通茴香丸的治療原理,可從其藥物組成與功效來分析:

  1. **疏肝理氣,散結止痛:**方中以川楝子為君藥,其性苦寒,入肝、小腸、膀胱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能疏通肝經氣滯,緩解疝氣引起的疼痛。青橘皮、茴香皆能理氣散結,其中茴香更能溫胃散寒,對於寒疝尤為適宜。三藥合用,共奏疏肝理氣、散結止痛之功。

  2. **利尿消腫,通利水道:**方中木通、海金沙、滑石皆為利尿之品。木通能利水消腫、活血通經;海金沙清熱利尿、化石排石;滑石清熱燥濕、收斂止汗。三藥合用,可通利小便,促進水液代謝,減輕疝氣部位的腫脹。

  3. **攻逐積滯:**方中原用巴豆,其性辛熱,有大毒,為峻下逐水之品,能破癥瘕結聚。但因其毒性較大,故在應用時將其炒黃去之,以減輕其毒性。

綜合而言,木通茴香丸全方以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為主,兼以利尿消腫、通利水道,並輔以攻逐積滯之品。諸藥合用,共奏疏通氣機、消腫止痛之效,從而達到治療小腸氣、膀胱氣疼痛的目的。

總結

木通茴香丸是針對小腸氣、膀胱氣疼痛的有效方劑。其通過疏肝理氣、利尿消腫、攻逐積滯等作用機理,達到緩解疼痛、消退腫脹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川楝子5個(取肉),青橘皮1兩,茴香1兩,木通1握3莖,巴豆50個,海金沙1錢,滑石1錢半。
上同炒黃,不用巴豆,入海金沙、滑石同研勻。
每服1大錢,熱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有破氣行血的作用,孕婦慎用。
  2. 本方有清熱利水的作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木通茴香丸, 出處:《雞峰》卷十二。 組成:川楝子5個(取肉),青橘皮1兩,茴香1兩,木通1握3莖,巴豆50個,海金沙1錢,滑石1錢半。 主治:小腸氣,膀胱氣,疼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