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人中白」為中藥方劑「咽喉口齒藥」中重要的組成成分,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人中白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針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緩解炎症反應。
- 利咽開音,生津止渴: 人中白同時具有利咽開音、生津止渴的作用,可改善咽喉乾燥、聲音嘶啞等症狀,促進口腔分泌,緩解口乾舌燥。
因此,人中白在「咽喉口齒藥」中扮演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同時利咽開音、生津止渴的重要角色,有助於緩解咽喉口齒相關病症。
「咽喉口齒藥」方劑中加入硼砂,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咽喉口齒疾病有顯著療效。
- 抑菌抗炎: 硼砂具有抑菌抗炎的作用,能抑制口腔內細菌的生長,減輕炎症反應,加速傷口癒合,有助於改善咽喉口齒的炎症狀況。
然而,硼砂屬於有毒物質,使用時需謹慎,應遵醫囑服用,避免過量使用。
「咽喉口齒藥」方劑中加入「孩兒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孩兒茶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 利咽開音,化痰止咳: 孩兒茶能利咽開音,化痰止咳,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痰多等症狀,孩兒茶能有效緩解。
總而言之,孩兒茶在「咽喉口齒藥」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治療咽喉、口齒相關的熱毒、炎症等病症。
咽喉口齒藥中加入胡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胡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咽喉口齒因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抗菌消炎: 現代研究表明,胡黃連中含有黃連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夠抑制咽喉部位的細菌感染,進一步促進炎症消退。
因此,在咽喉口齒藥中加入胡黃連,能夠有效地清熱解毒、抗菌消炎,達到治療咽喉口齒疾病的目的。
「咽喉口齒藥」方劑中包含黃連,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痛之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經,擅長清心火、瀉胃火,對於因心火亢盛、胃火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黃連還能抑制細菌生長,對於咽喉感染引起的炎症亦有輔助治療效果。因此,在「咽喉口齒藥」方劑中加入黃連,可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對於治療咽喉口齒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咽喉口齒藥中加入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消食化積: 雞內金為雞的胃部,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效。咽喉口齒疾患,如口臭、舌苔厚膩等,多因飲食積滯,脾胃運化失常引起。雞內金能助消化,清理積滯,從根本上改善口齒疾患。
- 清熱解毒: 雞內金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因其性涼,能清解因熱毒引起的咽喉口齒疾患。
因此,在咽喉口齒藥中加入雞內金,可有效消食化積,清熱解毒,從而改善咽喉口齒疾患。
中藥方劑[咽喉口齒藥]中使用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其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此外,黃柏亦具燥濕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因濕熱所引起的咽喉癢痛、口乾舌燥等症。
因此,在[咽喉口齒藥]中加入黃柏,可有效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有助於緩解咽喉口齒之不適。
咽喉口齒藥中加入玄明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 清熱解毒: 玄明粉性寒,味甘鹹,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收斂生肌: 玄明粉能吸附膿液,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對於咽喉潰瘍、口腔潰瘍等病症,可起到收斂生肌、促進癒合的功效。
因此,在咽喉口齒藥中加入玄明粉,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生肌等作用,有效治療咽喉口齒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咽喉口齒藥]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咽喉腫痛,口瘡糜爛,牙疳,口臭,齒痛。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代醫藥典籍記載,結合方劑組成中各味藥材的功效,可以分析出[咽喉口齒藥]的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 方劑中的人中白、硼砂、孩兒茶、胡黃連、黃連、黃柏、玄明粉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其中,黃連、胡黃連 擅長清熱燥濕,對於濕熱蘊結引起的炎症有很好的療效。硼砂、人中白 則側重於消炎止痛,可緩解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症狀。
- 《本草綱目》指出“綠礬入咽喉口齒藥及染色”,而綠礬通常指的是硫酸亞鐵等物質,具有收斂、解毒的作用,與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藥材相輔相成。
- 《醫學入門》亦提到“綠礬療諸瘡,亦入咽喉口齒藥”,進一步支持了綠礬在此類疾病中的應用。
2. 健脾和胃,輔助治療:
- 方劑中的雞內金 具有健脾開胃、助消化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有助於身體運化水濕,排出毒素,從而輔助治療口腔及咽喉疾病。
3. 綜合作用機制:
- 多味清熱解毒藥材的配伍,可以針對咽喉口齒疾病的病因——熱毒、濕熱等,進行有效的清除。
- 這些藥材同時具有消炎、止痛、抗菌等作用,可以直接作用於病灶,減輕症狀,促進康復。
4. 古籍支持:
- 《本草圖經》記載了白礬、黃礬、綠礬、黑礬等不同種類的礬石及其應用,並特別提到“綠礬亦入咽喉口齒藥”,這與方劑中可能隱含的礬石類成分相呼應,古代常以明礬、綠礬等入藥,以清熱燥濕,殺蟲解毒。
- 《本草綱目》和《醫學入門》進一步闡述了白礬、綠礬在咽喉口齒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印證了這類藥物在此類方劑中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咽喉口齒藥]通過多種藥材的配伍,主要針對咽喉口齒疾病的病因病機——熱毒、濕熱等,發揮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並通過健脾和胃等途徑輔助治療,從而達到治療咽喉腫痛、口瘡糜爛、牙疳、口臭、齒痛等症狀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人中白(煅)2兩,硼砂5錢,兒茶5錢,豆根5錢,胡連1兩,黃連1兩,雞內金5錢,黃柏5錢,玄明粉5錢。
清利咽膈,消腫止痛。
上為細末。
用藥少許抹患處。
忌煙、酒、辛辣、油膩食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患者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咽喉口齒藥,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人中白(煅)2兩,硼砂5錢,兒茶5錢,豆根5錢,胡連1兩,黃連1兩,雞內金5錢,黃柏5錢,玄明粉5錢。 主治:清利咽膈,消腫止痛。主治:咽喉腫痛,口瘡糜爛,牙疳,口臭,齒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