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散

YU ZH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3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脾經 27%
肺經 17%
心經 9%
腎經 9%
膀胱經 8%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玉真散中包含天南星,主要源於其祛風止痙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的功效。臨牀常用於治療痰濁壅肺、風痰阻絡、中風痰厥、癲癇、破傷風等病症。

玉真散主要用於風寒痰濁、氣逆喘咳等病症,其中天南星可化痰止咳、平喘止痙,配合其他藥物,起到溫肺化痰、散寒止咳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玉真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防風味辛、性微溫,具有解表散寒之效,可祛除風寒之邪,而玉真散主治風寒濕痹,故以防風解表散寒,使邪氣外出。

其二,防風亦能祛風止痛,可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止痛的效果,使患者疼痛減輕,恢復正常活動。

玉真散中包含沒藥,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方面的藥理作用:

  1. 活血止痛: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可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生肌斂瘡:沒藥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於潰瘍、瘡瘍等外傷感染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綜上,沒藥在玉真散中起到活血止痛、生肌斂瘡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玉真散主治功效分析

玉真散,又名胡氏奪命散、定風散,為一首古老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破傷風及各種外傷。根據古代醫學文獻的記載,此方具有祛風除濕、化痰定驚、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等功效。

組成與功效

玉真散主要由以下幾味中藥組成:

  • 天南星: 辛、苦、溫,有毒。歸肺、肝、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的功效。
  • 防風: 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
  • 白芷: 辛,溫。歸肺、胃、大腸經。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排膿,燥濕止帶的功效。
  • 天麻: 甘,平。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的功效。
  • 羌活: 辛、苦,溫。歸膀胱、腎經。具有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的功效。
  • 白附子: 辛,溫;有毒。歸胃、肝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
  • **沒藥(選配):**辛、苦、平。歸心、肝、脾經。具有散瘀定痛,消腫生肌之功。

治療原理分析

  1. 祛風除濕,解痙止痛:

    •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菌經由傷口侵入人體,產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其主要症狀為肌肉痙攣、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等。中醫認為,破傷風的病因病機為「風毒」侵襲,引動內風,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 玉真散中,防風、羌活、白芷均為辛溫解表藥,具有發散風邪、祛風除濕的作用。天南星、白附子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諸藥合用,可以有效地祛除侵入人體的風邪,解除肌肉痙攣,緩解疼痛。
  2. 化痰通絡,活血消腫:

    • 外傷、跌打損傷常導致局部氣血瘀滯、經絡不通,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
    • 玉真散中,天南星、白附子能化痰散結,白芷、天麻可以通絡止痛。如有選配沒藥,則能活血通絡、消炎鎮痛。這些藥物協同作用,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消除腫脹,減輕疼痛。
  3. 扶正固本,促進癒合:

    • 《類證治裁》中提到「症勢稍退,即宜保元湯,仍加遠志、肉桂、犀角、鯪鯉甲解散餘毒。」表明在破傷風病情緩解後,還需要扶正固本,以促進傷口癒合。
    • 玉真散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扶正作用,例如防風可以益氣固表,天麻可以補益肝腎。
  4. 外敷內服,雙管齊下:

    • 根據文獻記載,玉真散既可以內服,也可以外敷。內服可以祛除體內的風邪,外敷則可以直接作用於患處,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 外敷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溶媒,例如薑汁、童便、溫酒等,以增強藥效。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玉真散是一首功效卓著的方劑,其通過祛風除濕、化痰定驚、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等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療破傷風及各種外傷。其組方嚴謹,配伍精妙,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一首值得深入研究和應用的經典方劑。

傳統服藥法


天蟲(炒斷絲)、南星、防風、白芷。
上為末。
每服3錢。童便、陳酒調下;或外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頸部連及背部筋脈肌肉強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四肢抽搐腦炎病毒性腦膜炎嘔吐睡眠時磨牙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怕冷乾嘔

相同名稱方劑


玉真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一三。 組成:天南星、防風各等分,沒藥半兩(另研)。 主治:風自諸瘡入,破傷風及金刃傷,打撲傷損。

玉真散, 出處:《證治寶鑑》卷一。 組成:天蟲(炒斷絲)、南星、防風、白芷。 主治:破傷風初起,瘡腫起白痂,身寒熱;跌打損傷,內有瘀血。

玉真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組成:生白附子1兩2錢,天麻1兩,生南星1兩,白芷1兩,防風1兩,生半夏1兩,冰片5錢,羌活1兩。 主治:預防破傷風。主治:跌打損傷。

玉真散, 出處:《袖珍小兒》卷四。 組成:寒水石2兩,石膏2兩(水飛),甘草3錢,滑石5錢。 主治:涼心經,解諸熱。主治:小兒秋夏伏暑,多有熱,吐黃涎,頭溫,五心熱,小便赤少,或乾嘔無物。

玉真散, 出處:《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等分。 主治:散風解痙,鎮痛止血,生肌。主治:破傷風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甚則咬牙縮舌;瘋犬咬傷;跌打損傷已破口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