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真散
ZHI ZH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傷續斷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熱 (4.00)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脾經 28%
肝經 28%
膀胱經 14%
肺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至真散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麻木、痙攣、言語不利等症狀,天南星可起到溫經散寒、祛風止痙的作用,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配合,協同發揮功效。
2. 化痰開竅: 天南星具有化痰散結的功效,對於痰濁阻竅、神志不清的症狀,天南星可以起到化痰開竅的作用。方劑中加入天南星,可以與其他藥物共同化解痰濁,開通經絡,改善患者的症狀。
至真散方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防風味辛、性微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之功效。至真散主治風寒襲表,症見頭痛發熱、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防風可有效解除風寒表邪,緩解患者的頭痛、鼻塞等症狀。
- 祛風止癢,止疹消斑: 防風亦具祛風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風疹、麻疹等皮膚病。至真散中,防風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起到祛風止癢、止疹消斑的作用,緩解皮膚瘙癢、紅疹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至真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出自古代醫籍,主治破傷風、狂犬病、金瘡,三者共通點為「外傷後風毒內侵」之證。
- 破傷風:古稱「金瘡痙」,因外傷後風邪(破傷風桿菌毒素)從傷口侵入,引動肝風,出現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證。
- 狂犬病:古稱「瘋犬咬傷」,認為犬毒隨傷口入裡化風,致躁狂、恐水、痙攣。
- 金瘡:泛指金屬利器致傷,易染風毒,引發局部或全身痉厥。
此方外敷兼內服,既可解毒袪風於外,又能平息內風,針對「風毒壅滯經絡」之病機。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藥物組成:
- 天南星(炮製):
- 性味苦辛溫,善祛風化痰、解痙止痛,為治風痰要藥。
- 炮製後毒性降低,增其袪風定痙之效,尤適破傷風之肌肉強直、抽搐。
- 防風(去蘆叉):
- 辛甘微溫,為「風藥潤劑」,長於祛風解表、勝濕止痛,兼能舒緩筋脈拘急。
- 去蘆叉(根須)以專取祛風之力,減少燥性。
配伍邏輯:
- 祛風解毒:防風散外風,天南星熄內風,內外風同治,共阻風邪深入。
- 解痙定搐:天南星化痰通絡,緩解筋脈拘攣;防風調和肝氣,助疏泄風毒。
- 外用內服協同:
- 外敷瘡口:直接解毒,阻風毒由創口內傳。
- 內服酒調:酒行藥勢,助藥性速達經絡;童便(古人用為降火解毒之引藥)用於急症,取其咸寒降火、通利之性,助泄熱毒。
治療原理關鍵:以「祛風解痙」為核心,外截毒源,內熄風動,針對風毒肆虐所致諸症。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泡7次)、防風(去蘆叉)各等分。上為末。
凡破傷風病,以藥敷貼瘡口,即以溫酒調1錢服之。如牙關緊急,以童便調2錢服,垂死心頭微溫,童便調2錢,並進3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至真散, 出處:《理傷續斷方》。 組成:天南星(泡7次)、防風(去蘆叉)各等分。 主治:破傷風,狂犬病,金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