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太玄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犀角,主要是因為犀角具有獨特的藥理性能,對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有顯著的功效。犀角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心火、解熱毒的作用,尤其適用於高熱、煩躁、口渴等症狀的患者。這些特性使得犀角成為太玄丹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
此外,犀角還有助於舒緩經絡的阻滯,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改善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疾患。它的使用不僅能夠調和方劑的整體性質,還能夠針對特定的病理狀態發揮作用。鑑於其珍貴及保護動物的法律問題,現今中醫界有些會選擇替代品,但在傳統方劑中,犀角依然佔有重要地位。總的來說,犀角的加入使太玄丹在對抗熱毒方面更加有效,增強了其臨牀應用價值。
太玄丹中加入山慈菇,主要是針對其化痰止咳之效。山慈菇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止咳化痰的功效。
對於一些因痰熱壅肺而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山慈菇能有效清熱化痰,疏散肺氣,緩解呼吸道炎症,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同時,山慈菇對於一些肺部腫塊、結核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太玄丹方劑中加入玄明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玄明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例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 消腫止痛:玄明粉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對於因熱毒導致的腫脹疼痛,例如癰疽、瘡瘍等,可起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太玄丹方劑中加入玄明粉,可以有效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幫助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
太玄丹中含有麻黃,主要原因如下:
- 發汗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之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 宣肺止咳: 麻黃亦可宣肺氣,利呼吸,止咳平喘,對於風寒襲肺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亦具療效。
太玄丹的組方中,麻黃往往與其他藥物配伍,以調節其發汗力,避免過於傷津,或加強其宣肺止咳之效,達到治療目的。
太玄丹方劑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
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乾燥樹脂,性溫,味苦澀,入心、肝經。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減輕疼痛;止痛生肌的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
太玄丹方劑中加入血竭,可針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作用,提高療效。
太玄丹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調和藥性: 甘草性平和,味甘,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的功效。太玄丹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偏寒、熱或毒性較大的藥物,甘草可以起到緩和藥性、減輕副作用的作用。
- 補脾益氣: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以增強人體的正氣,提高抵抗力。太玄丹可能針對一些耗損脾氣的疾病,加入甘草可以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總而言之,甘草在太玄丹中起着重要的調和藥性、補脾益氣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太玄丹中加入黃連,主要源於其 清熱解毒 和 瀉火燥濕 的藥性。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肝經,擅長 清心火、瀉胃火、降肝火,對於因熱毒蘊結、心火亢盛、胃火熾盛、肝火上炎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心煩失眠、脘腹灼熱、嘔吐泄瀉等,均有良好療效。
此外,黃連還有 燥濕止瀉 的功效,對於脾虛濕盛、泄瀉不止的患者,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太玄丹中包含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驅蟲殺蟲: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之效。古人認為,雄黃可驅除體內寄生蟲,並治療皮膚病、疥瘡等症。
- 鎮驚安神:雄黃亦有鎮驚安神之效,可用於治療神志不安、驚悸失眠等症。在太玄丹方中,雄黃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鎮驚安神之效,達到治病目的。
然而,雄黃有毒,需嚴格控制用量,並經專業醫師指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以免造成身體危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太玄丹]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主治
根據《惠直堂經驗方》記載,太玄丹主治:
- 傷寒外感
- 瘟疫癰毒
- 哮喘
- 冷氣攻心
- 乳吹
- 痘疹初起
組成與功效
太玄丹由以下中藥組成:
- 犀角: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 山慈菇:消癰散結、化瘀止痛。
- 玄明粉:利水通便、清熱燥濕。
-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血竭:活血止痛、收斂止血。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黃連:清熱燥濕、殺菌消炎。
- 雄黃:驅蟲滅鼠、解毒殺菌。
- 冰片:外用通諸竅,散鬱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止痛。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上述藥物功效,可以推測太玄丹的治療原理如下:
解表清熱:麻黃發汗解表,針對外感風寒;犀角、黃連清熱解毒,玄明粉清熱燥濕,針對熱毒病症,如瘟疫、癰毒等。
化痰平喘:麻黃宣肺平喘,對於哮喘有一定療效。
消腫止痛:山慈菇消癰散結,血竭活血止痛,可緩解乳吹(乳癰)、癰毒等引起的腫痛。
溫通散寒:古文記載治「冷氣攻心」,但方中並無明顯溫熱藥物,推測「冷氣攻心」可能指寒邪閉阻,氣機不暢導致的胸腹疼痛,方中麻黃、冰片、麝香有助於通利氣機,但仍需結合當時的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進一步考證。
扶正祛邪:甘草調和諸藥,並有一定的補益作用,有助於扶助正氣,抵抗病邪。
開竅醒神: 冰片和麝香皆可以通竅醒神,但針對痘疹初起,則還需要考慮到透疹的環節。
透疹解毒: 雄黃雖然可以解毒,但是通常外用,因此主要以犀角、黃連清熱解毒,麻黃發汗解表,協助透疹為主。
總結
太玄丹是一個以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消腫止痛為主要功效的方劑,主要針對外感熱病、癰毒等症,同時也兼顧哮喘、冷氣攻心等症狀。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通過多種藥物的組合,達到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病名和症狀描述與現代醫學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解和應用古方時,需要結合當時的醫學背景和臨床經驗進行分析。
傳統服藥法
白犀角1錢,山慈菇1錢,玄明粉1錢,麻黃(去節) 1錢,血竭1錢,甘草1錢,黃連(各末)1錢,雄黃3分。
上為極細末,薑汁拌濕,烏金紙包,外用紅棗肉搗如泥,包半指厚,作2團,入砂罐內,又用鹽泥固之,上下加火,俟煙將盡,離火少頃,取出,去棗肉,每藥1錢,加冰片2分半,麝1分,研極細末,並瓷瓶收貯,黃臘塞口。
每用蘸麻油點藥入眼,重者吹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臨用時應遵醫囑。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太玄丹, 出處:《蕙怡堂方》卷一。 組成:白犀角1錢,山慈菇1錢,玄明粉1錢,麻黃(去節)1錢,血竭1錢,甘草1錢,黃連(各末)1錢,雄黃3分。 主治:傷寒外感,瘟疫癰毒,哮喘,冷氣攻心,乳吹,兼治痘疹初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