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痰核丸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方劑,主要用於化痰消腫,改善由痰濕引起的各種病症。其組成中包含的硼砂,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能有效協助達成治療效果。硼砂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的功效。由於痰核通常與濕熱內蘊、風痰阻滯有關,硼砂的寒性可以平衡體內的熱邪,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散腫塊,達到化痰的效果。
此外,硼砂在古典文獻中也常被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牙痛等症狀,這進一步彰顯了其在治療痰核方面的價值。搭配其他組方藥材,如半夏、茯苓等,能夠協同增效,從而增強整體的療效,提高患者的康復機率。總的來說,硼砂的加入,不僅充分發揮了其清熱解毒的特性,也為痰核丸的方劑組成增添了重要的功能,使其在中醫治療中更具綜合性和有效性。
痰核丸方劑中包含沉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行氣止痛: 沉香氣味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痰核多因氣滯血瘀,痰凝而生,沉香可疏通氣血,化解痰核,緩解疼痛。
- 溫陽化痰: 沉香性溫,可溫陽化痰。痰核形成,往往與脾腎陽虛,寒凝痰阻有關。沉香溫陽化痰,可溫煦脾腎,助其運化水濕,化解痰核。
因此,沉香在痰核丸中,可起到行氣止痛、溫陽化痰的作用,有助於消散痰核,緩解症狀。
痰核丸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痰核多屬痰熱壅滯,川貝母能清熱化痰,使痰液易於排出,有助於消散痰核。
- 軟堅散結: 川貝母除了化痰,還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能將積聚在體內的痰核軟化,使其更容易被吸收或排出。
因此,川貝母在痰核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化解痰核,改善相關症狀。
痰核丸中加入百草霜,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化痰,軟堅散結: 百草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可以有效化解痰核積聚,緩解咽喉腫痛、呼吸不暢等症狀。
- 活血化瘀: 百草霜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痰核周邊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痰核的消散。
因此,痰核丸中加入百草霜,可發揮其清熱化痰、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促進痰核消散,達到治療目的。
痰核丸中加入鐘乳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化痰散結: 鐘乳石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化痰散結、消腫止痛之效。痰核丸主要用於治療痰凝氣滯所致的瘰癧、癭瘤等疾病,鐘乳石有助於化解痰核,消散結塊,促進病症康復。
2. 補鈣固本: 鐘乳石富含鈣質,能補充人體所需,對於因鈣質缺乏而導致的骨骼脆弱、牙齒鬆動等問題,具有輔助治療作用。痰核丸在化痰散結的同時,亦可藉由鐘乳石補充鈣質,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痰核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消痰: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痰核多因痰濁凝滯,氣機阻滯而形成,陳皮能理氣化痰,使痰濁消散,氣血流通,有助於消散痰核。
- 健脾和胃:陳皮亦能健脾和胃,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津液生成,有助於化解痰濁,從而促進痰核的消散。
痰核丸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化痰: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化痰止咳之效。痰核形成常與脾虛濕困、痰濁內阻有關,茯苓可健脾祛濕,使脾胃運化正常,減少痰濁產生,並促進痰液排出。
- 消腫散結: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能消除局部水腫,改善組織循環,對於痰核引起的局部腫塊有一定的消散作用。
總而言之,茯苓在痰核丸方劑中發揮健脾化痰、消腫散結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痰核形成的根本原因,促進痰核消散。
痰核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痰核多因脾虛濕盛所致,白朮可以健脾燥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從而減少痰液的生成。
2. 提升藥效,協調各藥:白朮性溫,可協調其他藥物,使其藥效更佳。此外,白朮還能補氣益脾,有助於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痰核的目的。
痰核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痰核丸中往往加入多種藥材,性質偏寒涼或辛燥,容易傷脾胃。甘草能緩解藥性過於強烈,使藥性更平和,避免損傷脾胃。
二、 緩解副作用: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等功效,可緩解其他藥材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例如減少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狀,使藥效更加安全有效。
痰核丸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痰核形成的初期,往往伴隨寒邪入侵、肺氣鬱閉,紫蘇葉能疏散風寒,宣通肺氣,有利於痰液的排出。
- 行氣活血,消腫散結:紫蘇葉還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散結的功效。痰核形成後,容易造成局部氣血瘀滯,阻礙痰液消散。紫蘇葉能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痰核的消散。
因此,痰核丸中加入紫蘇葉,能夠發揮散寒解表、宣肺止咳、行氣活血、消腫散結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痰核。
痰核丸方劑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功效。痰核多因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石膏可清熱解毒,使痰核消散。
- 燥濕化痰: 石膏亦能燥濕化痰,有利於痰核的消散。痰核的形成與溼熱痰濁密切相關,石膏能清熱燥濕,使痰液轉化,易於排出體外。
因此,石膏在痰核丸中發揮清熱解毒、燥溼化痰的作用,有利於消除痰核,改善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痰核丸」,主要成分是:硼砂,沉香,川貝母,百草霜,鐘乳石,陳皮,茯苓,白朮,甘草,紫蘇葉,石膏, 主治功效是:痰核:痰凝結成塊,稱痰核。痰核常發生在肺部,可引起咳嗽、氣喘等症狀。
以下將針對每種成分及其藥用價值做介紹: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白朮,性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川貝母,性味甘、微苦,歸肺、心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沉香,性溫、味苦,歸脾、胃、腎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硼砂,性寒,味甘鹹,入心、肝、胃、肺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生肌、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外用消腫止痛、清熱消痰等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翳障胬肉、陰部潰瘍等症。但硼砂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痰核丸」中的各味藥材各具功效,共同作用以起到痰核:痰凝結成塊,稱痰核。痰核常發生在肺部,可引起咳嗽、氣喘等症狀。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硼砂、沈香、貝母、百草霜、鐘乳粉、陳皮、茯苓、白朮、甘草、蘇葉、鵝管石、石膏。
白糖和丸。
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痰核丸, 出處:《類證治裁》卷二。 組成:硼砂、沉香、貝母、百草霜、鍾乳粉、陳皮、茯苓、白朮、甘草、蘇葉、鵝管石、石膏。 主治:痰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