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太乙散中包含全蠍,主要源於其 解毒 和 止痙 的功效。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痙定驚 的功效。 其毒性可解蛇蟲毒,並能治療因風邪入絡所致的痙攣、抽搐等症狀。
太乙散主治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全蠍的加入一方面可以 解毒散瘀,另一方面則可以 止痛定驚,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太乙散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太乙散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以及風寒感冒等症,而防風正好可以起到疏散風寒、止癢止痛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療效。
- 助其他藥物發揮效力: 防風還具有引藥入營血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例如,太乙散中含有蒼朮、白芷等藥物,防風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滲透到皮膚,發揮其祛風除濕的作用。
太乙散中含有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的功效。太乙散主治風痰阻絡、氣血逆亂所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症狀,天麻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祛風止痙的作用。
- 補益肝腎:天麻不僅能祛風止痙,還能補益肝腎。太乙散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芍等,也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天麻的加入可以加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乙散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鎮心安神的作用。
硃砂的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其鎮心安神作用主要體現在:
- 鎮靜安神:硃砂能抑制神經興奮性,起到鎮靜作用,有助於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 清熱解毒:硃砂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內盛、神昏譫妄等疾病。
在太乙散中,硃砂與其他藥材配伍,發揮鎮心安神的作用,對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神志恍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然而,硃砂屬於重金屬,需謹慎使用,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主治功效
太乙散主治功效分析
太乙散的主治功效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 小兒胎驚
《兒科要略》、《幼科類萃》及《證治準繩‧幼科》皆記載太乙散可用於治療小兒胎驚。胎驚的症狀包括:
- 壯熱吐哯
- 翻眼握拳
- 咬牙噤口
- 身腰強直
- 嘔吐涎潮
- 搐掣驚啼
- 囟開腮縮
《兒科要略》指出胎驚的病因是由於妊娠期間母親的「飲酒嗜欲,忿怒驚撲,或外挾風邪,內傷胎氣」所致。治療上以「解散風邪為先,再以化痰調氣」。太乙散中的天麻、防風能疏散風邪,全蠍能熄風止痙,硃砂能鎮驚安神,麝香能開竅醒神,諸藥合用,共奏解散風邪、化痰調氣、定驚安神之效。
2. 四時不正之氣引起的疾病
《是齋百一選方》指出太乙散可以治療「四時氣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藥不問陰陽兩感,風寒濕痹,並皆治之」。此處的太乙散組成與治療胎驚的太乙散不同,包含:
- 川升麻
- 白芍藥
- 紫蘇葉
- 香附子
- 乾葛
- 香白芷
- 陳皮
- 川芎
- 青皮
- 甘草
此方中,升麻、乾葛、紫蘇葉、白芷能發散表邪,疏解外感;白芍藥能養血柔肝;香附子、陳皮、青皮能理氣疏肝,行氣止痛;川芎能活血行氣;甘草調和諸藥。這些藥物合用,具有疏散外邪、調和營衛、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氣機不暢等引起的疾病。
3. 傷寒陰陽二證
《秘傳外科方》記載太乙散可「治傷寒陰陽二證,不問陰陽兩感,表裡未分皆效」。此處的太乙散組成與前述治療四時不正之氣的太乙散相同。傷寒陰陽二證指的是傷寒病的不同類型,無論是表證、裡證、陰證、陽證,此方皆可應用。其治療原理與前述治療四時不正之氣相似,皆是通過發散表邪、調和營衛來達到治療目的。
4. 其他功效
除了以上主要功效外,太乙散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作為輔助治療藥物。例如:
- 《是齋百一選方》中提到「如發熱頭痛,加連須蔥白三寸同煎;如中滿氣噎,加枳殼數片,產婦、嬰兒、老人皆可服。」
- 《秘傳外科方》中提到「氣痞中滿,加枳殼。產婦、嬰兒、老人皆可服,神效。」
- 《兒科要略》中提到「其驚常發者,瘥後宜服太乙散調治。」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上述內容,太乙散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 **疏散風邪:**太乙散中無論是治療胎驚的方劑還是治療外感疾病的方劑,都含有疏散風邪的藥物,如天麻、防風、升麻、乾葛、紫蘇葉等。這些藥物能夠疏通經絡,祛除外邪,解除表證。
- **熄風止痙:**對於小兒胎驚,太乙散中的全蠍能夠熄風止痙,緩解抽搐、驚啼等症狀。
- **鎮驚安神:**硃砂、麝香等藥物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驚恐不安、煩躁等症狀。
- **理氣化痰:**香附子、陳皮、青皮等藥物能夠理氣化痰,對於痰涎壅盛、氣機不暢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調和營衛:**白芍藥、甘草等藥物能夠調和營衛,增強機體抵抗力。
總體而言,太乙散通過疏散風邪、熄風止痙、鎮驚安神、理氣化痰、調和營衛等多種途徑,達到治療小兒胎驚、外感疾病等目的。不同版本的太乙散其組成和功效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都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調理的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天漿子21個(炒),蠍21個,防風半兩,天麻半兩,朱砂半兩。上入麝香1錢為末。
三歲1字,乳汁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太乙散, 出處:《永樂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嬰方》。 組成:天漿子21個(炒),蠍21個,防風半兩,天麻半兩,朱砂半兩。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發搐不定,並胎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