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紫金丹

TAI YI ZI JI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重慶堂随筆》卷上引薛生白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0.9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8%
肺經 16%
心經 12%
腎經 8%
胃經 8%
膀胱經 8%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太乙紫金丹方中加入山慈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驅除濕邪,止咳化痰: 山慈菇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太乙紫金丹主治痰熱咳嗽,而山慈菇能有效驅除肺熱濕邪,化解痰液,配合其他藥物,更能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二、 抑制腫瘤,抗癌消腫: 山慈菇近年來被發現具有抗癌消腫的藥理作用,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太乙紫金丹常用於治療一些伴有腫瘤的患者,山慈菇的加入可增強藥效,輔助治療,達到更好的療效。

太乙紫金丹方劑中包含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之效。在太乙紫金丹中,文蛤可協同其他藥材,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對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具有較佳的療效。
  2. 化痰止咳:文蛤還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幫助痰液排出,緩解咳嗽症狀。在太乙紫金丹中,文蛤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有效治療痰熱咳嗽、肺熱咳喘等病症。

太乙紫金丹中含有大戟,主要原因在於其攻堅破積之效。大戟味辛、苦,性寒,入心、肝、腎三經,能瀉火逐瘀,通經下乳,主治血瘀、水腫、癥瘕積聚等病症。

方中配伍大戟,旨在活血化瘀,消癥散結,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病求本的效果。然而,大戟性峻烈,用量需嚴格控制,不可隨意服用,以免損傷正氣。

太乙紫金丹中包含檀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芳香開竅,行氣止痛:檀香氣味芬芳,能入心經、脾經,具有開竅醒神、行氣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氣滯血瘀、心神不寧、頭昏腦脹等症狀,檀香能起到舒緩作用,提升藥效。
  2. 安神定志,溫腎助陽:檀香具安神定志功效,能調節心神、改善睡眠。同時,檀香還有溫腎助陽之效,可溫補腎陽,對於一些陽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檀香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太乙紫金丹中加入檀香,是為了綜合利用其多種藥性,提升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太乙紫金丹中包含安息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肺化痰,止咳平喘: 安息香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對於肺寒痰多、咳嗽氣喘的患者,可有效緩解症狀。

2. 祛風止痛,活血消腫: 安息香亦可祛風止痛,活血消腫。對於風寒溼痹、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症,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安息香在太乙紫金丹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幫助改善呼吸系統疾病及其他相關症狀。

太乙紫金丹方劑中加入千金子霜,主要是為了其解毒消腫的功效。

千金子霜為千金子經炮製後所得,具有解毒殺蟲、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千金子霜,可以有效地清除毒素,消散腫脹,對於一些由外邪入侵引起的疾病,如瘡瘍腫毒、濕疹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千金子霜亦可燥濕止癢,對於一些伴隨瘙癢症狀的皮膚病,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太乙紫金丹方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有毒,歸肝、脾、肺經。其具有解毒殺蟲之功效,能治療瘡瘍、疥癬、風濕痺痛等症,而太乙紫金丹常用於治療一些毒邪入侵導致的疾病,例如瘟疫、熱毒、蟲病等,雄黃的解毒殺蟲作用便能發揮其效用。
  2. 鎮驚安神: 此外,雄黃還具有一定的鎮驚安神作用,能治療驚癇、狂躁、失眠等症。太乙紫金丹中也常用於治療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例如癲癇、狂躁症、失眠等,雄黃的鎮驚安神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太乙紫金丹方中加入琥珀,主要有兩大原因:

  1. 鎮心安神: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古人認為琥珀可「定驚安神」,用於治療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與方中其他鎮心安神藥材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療效。
  2. 活血化瘀: 琥珀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各種病症,琥珀的加入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提升藥效。

太乙紫金丹中加入冰片,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對於外傷、燒燙傷等引起的紅腫熱痛具有顯著療效。
  2. 開竅醒神,通利關竅: 冰片入心、脾、肺經,具有開竅醒神、通利關竅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神志昏迷、中風昏厥、痰迷心竅等症狀,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減輕局部組織缺血缺氧。

因此,冰片在太乙紫金丹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有助於增強方劑的療效。

太乙紫金丹方劑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對於中風昏迷、神志不清、心悸怔忡等症狀,麝香能迅速打開閉塞的經絡,使氣血流通,恢復神智。
  2. 消腫止痛: 麝香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跌打損傷、骨折、腫痛等症狀。在太乙紫金丹方劑中,麝香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能更好地發揮止痛消腫的作用。

主治功效


太乙紫金丹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太乙紫金丹由以下幾味中藥組成:

  • 山慈菇:消腫止痛、解毒殺菌。
  • 文蛤:滋陰降火、潤肺化痰。
  • 大戟:利水消腫、活血通絡。
  • 檀香:行氣止痛、調和脾胃。
  • 安息香:散寒止痛、開竅醒腦。
  • 千金子霜:破癥瘕積聚、祛風除濕。
  • 雄黃:驅蟲滅鼠、解熱鎮驚。
  • 琥珀:定神安魂、止咳平喘。
  • 冰片:清心明目、涼血解暑。
  • 麝香:提神通經、闢穢避邪。

治療原理與主治分析

從古文記載來看,太乙紫金丹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幾類病症:

  1. 瘟疫、痧脹、霍亂等外感病

    • 《重訂痧疫指迷》指出其可用於治療「霍亂痧脹時氣溫疫嵐障中惡暑濕溫疫之邪瀰漫熏蒸,神明昏亂諸症」。
    •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也提到它能治「霍亂痧脹,嵐瘴中惡,水土不服」。
    • 這類疾病多由外邪侵襲引起,表現為發熱、吐瀉、腹痛、神昏等症狀。太乙紫金丹中的山慈菇、大戟、雄黃等具有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可幫助排除體內毒素;檀香、安息香、麝香等能行氣止痛、開竅醒腦,有助於緩解症狀,恢復神志。
  2. 癰疽、疔瘡、腫毒等瘡瘍類疾病

    • 《絳囊撮要》提到「解諸毒。療諸瘡。」
    • 《瘍醫大全》也指出其能「解諸毒,療瘡腫」。
    • 這類疾病多由熱毒壅盛所致。太乙紫金丹中的山慈菇、雄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直達病灶,消散腫毒。
  3. 中毒、蠱毒等

    • 《古方彙精》指出其可「治一切飲食藥毒。蠱毒。瘴氣。惡菌。河豚。中毒自死牛馬豬羊六畜等肉。」
    • 《醫學心悟》也提到「嶺南之地,多有埋蠱害人之法,其法取毒物之毒,暗置飲食中,其人即中毒矣。但中毒之人,不知解法,發時即不可救,惟太乙紫金丹,可以立解之。」
    • 太乙紫金丹中的雄黃、山慈菇等具有解毒之功,可用於各種中毒的急救。
  4. 其他症狀

    • 《古今醫鑒》提到其可治「中風、中氣,口眼喎斜,語言謇澀,或口噤牙關緊急,筋脈攣縮,骨節痠疼,行步艱辛,一應風氣疼痛」。
    • 《醫學心悟》提到其可治「喉舌之間,暴發暴腫,轉腫轉大,名曰走馬喉風,又名飛瘍。」
    • 《古方彙精》還提到其可用於治療「男婦急中顛邪。渴叫奔走。鬼交鬼胎鬼氣鬼壓。失心狂亂。豬羊顛風。」、「新久瘧疾。」、「自縊。溺死。驚死。壓死。鬼魅迷死。」等症。
    • 這些症狀涵蓋範圍較廣,涉及風、氣、痰、瘀等多種病機。太乙紫金丹中的多味藥物具有行氣活血、化痰通絡、開竅醒神等功效,可能通過調節人體氣血運行、祛除痰瘀等途徑來發揮作用。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太乙紫金丹是一首具有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通絡等多重功效的複方中藥。其主治病症廣泛,涵蓋外感病、瘡瘍病、中毒以及其他多種症狀。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行氣止痛、開竅醒腦、活血通絡等途徑來實現的。古代醫家讚其「真能起死回生」,「其效不可盡述」,可見其在當時臨床應用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僅基於古文記載,現代臨床應用中應根據具體病情,辨證施治,並結合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合理使用太乙紫金丹。

傳統服藥法


山慈菇2兩,川文蛤2兩,紅芽大戟1兩5錢,白檀香1兩5錢,安息香1兩5錢,蘇合油1兩5錢,千金霜1兩,雄黃(飛淨)5錢,琥珀5錢,冰片5錢,當門子5錢。
上各為極細末,再合研勻,濃糯米飲為丸,如綠豆大,外以飛淨辰砂為衣。
每服1錢許,滾開水送下。
本方比蘇合香丸而無熱,較至寶丹而不涼,兼太乙丹之解毒,備二方之開閉,洵為濟生之仙品。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太乙紫金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腹痛胰臟炎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

相同名稱方劑


太乙紫金丹, 出處:《重慶堂随筆》卷上引薛生白。 組成:山慈菇2兩,川文蛤2兩,紅芽大戟1兩5錢,白檀香1兩5錢,安息香1兩5錢,蘇合油1兩5錢,千金霜1兩,雄黃(飛淨)5錢,琥珀5錢,冰片5錢,當門子5錢。 主治:暑濕溫疫之邪,彌漫熏蒸。神明昏亂,及霍亂吐瀉,痧脹腹痛,水土不服,嵐障中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