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紫金片

太乙紫金片

TAI YI ZI JIN P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6%
腎經 13%
大腸經 13%
脾經 11%
膀胱經 9%
胃經 8%
心經 7%
肝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太乙紫金片中加入五倍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收斂止血:五倍子性寒收斂,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其含有鞣質,能使血管收縮,並加速凝血過程,可有效治療因外傷或內傷引起的出血。太乙紫金片主治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等症,而五倍子的止血作用能有效控制出血,緩解症狀。
  2. 消腫止痛:五倍子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組織腫脹,並緩解疼痛。太乙紫金片中可能加入五倍子,以配合其他藥材,綜合治療因血熱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太乙紫金片方劑中包含千金子,主要基於其 驅蟲止癢 的功效。千金子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 殺蟲止癢、消腫止痛 的作用。

方劑中加入千金子,旨在 治療因蟲害導致的皮膚瘙癢、紅腫 等症狀。此外,千金子還有 潤腸通便 的功效,對於因蟲積導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太乙紫金片中包含大戟,主要考量其瀉下逐水之功效。大戟性峻,味苦辛,歸心、肺、大腸經,能瀉熱逐水,消腫止痛。對於一些症狀如水腫、腹水、胸水等,大戟可以通過強力利水來達到消腫的效果。

然而,大戟毒性較大,使用時必須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太乙紫金片中含有麝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功效。其芳香之氣可直達心腦,可用於治療神志不清、昏迷、中風等症狀,提升藥效。

2. 溫通經絡: 麝香可溫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發揮治療作用。對於跌打損傷、風寒濕痺等症狀,麝香可起到促進癒合、止痛消腫的功效。

太乙紫金片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對於一些由熱毒引起的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症狀,冰片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2.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冰片能通過開竅醒神,來緩解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同時,冰片還有止痛止癢的作用,對於一些由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冰片也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太乙紫金片的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多與「穢濁邪氣閉阻竅絡」相關,尤其針對以下急症:

  1. 外感穢毒:如霍亂痧脹(暑濕穢濁阻遏中焦)、山岚瘴氣(濕熱疫癘之氣)、暑濕瘟疫,以嘔吐泄瀉、胸悶絞痛為主。
  2. 竅閉神昏:中暑昏厥、喉風中毒(咽喉腫閉)、中風諸癇、小兒急驚風,此類皆因邪壅上焦,清竅被蒙,見神識不清、抽搐等症。
  3. 氣機逆亂:水土不服、穢濁熏蒸致吐瀉煩悶,屬氣血乖和,升降失司。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配伍核心

  1. 攻逐穢濁

    • 紅毛大戟:瀉水逐痰,通利二便,使穢毒從下而泄。
    • 千金子霜:峻下攻毒,破血消癥,與大戟協力開泄濁邪。
  2. 收斂固脫

    • 五倍子:澀腸止瀉,防攻逐太過而氣脫,與大戟、千金子形成「攻中寓守」之勢。
  3. 芳香開竅

    • 麝香、梅冰片、蘇合油:辛香走竄,透達經絡,醒神辟穢,專治竅閉神昏。
    • 茅慈菇(山慈菇):清熱解毒,化痰散結,助麝香消喉風腫毒。
  4. 賦形與緩和

    • 糯米糊:制約峻藥毒性,護胃氣。

(二)方劑作用機制

  1. 「開竅—泄毒—固攝」三法並舉
    • 麝香、冰片開上焦之閉,大戟、千金子通下焦之滯,五倍子斂中焦之潰,使穢毒去而正氣不傷。
  2. 解表裡交織之邪
    • 針對暑濕、瘴氣等表裡同病者,以芳香外透、攻逐內消,雙向調節。
  3. 急症標本兼顧
    • 雖治標為急(如神昏、吐瀉),然五倍子固腸、糯米護正,暗含顧本之思。

三、推論潛在應用

此方組合體現「穢毒當速去,正虛需防損」的思路,凡屬穢濁壅盛、氣機閉阻之急症,如現代急性胃腸炎、中暑、癲癇發作、感染性休克早期(需辨證),或可參此配伍邏輯加減化裁。

傳統服藥法


茅慈菇2兩,五倍子(捶破,揀去蟲土,刮淨毛)2兩,千金子霜1兩,紅毛大戟1兩5錢,麝香3錢,梅冰片3錢,蘇合油1兩。
芳香通竅,辟穢解毒。
上各取淨粉,加糯米糊捶成薄片,灑金(或用京墨),切而用之。
每服3至8分,小兒酌減,涼開水化服。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扁桃腺炎肺炎霍亂癲癇小兒驚巒細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脊髓灰白質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四肢抽搐多痰上吐下瀉半身或下肢麻木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太乙紫金片,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組成:茅慈菇2兩,五倍子(捶破,揀去蟲土,刮淨毛)2兩,千金子霜1兩,紅毛大戟1兩5錢,麝香3錢,梅冰片3錢,蘇合油1兩。 主治:芳香通竅,闢穢解毒。主治:霍亂痧脹,山嵐瘴氣,中暑昏厥,水土不服,喉風中毒,中風諸癇,小兒急驚風,以及暑濕瘟疫,穢濁熏蒸,神識昏亂危急諸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