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加丸
JIAO JIA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草綱目》卷十二引《衛生雜興》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42)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交加丸中包含蒼朮,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燥濕健脾: 蒼朮味辛性溫,能燥濕化痰,健脾益氣,對於脾胃濕困,食少納呆,脘腹脹滿等症狀有顯著效果。交加丸旨在治療脾胃濕熱、氣滯血瘀之症,蒼朮的燥濕健脾功效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 祛風除濕: 蒼朮還具備祛風除濕的功效,可治療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等症。交加丸中加入蒼朮,可加強其祛風除濕作用,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
交加丸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燥濕止癢: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之功效。對於濕熱下注所致的陰癢、帶下、小便不利等症狀,黃柏能有效清熱利濕,止癢消腫。
- 解毒消腫,止痛止血: 黃柏亦有解毒消腫、止痛止血的功效。對於濕熱蘊毒所致的瘡瘍腫痛、外傷出血等症狀,黃柏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交加丸中加入黃柏,不僅能清熱利濕,止癢消腫,還能解毒消腫,止痛止血,多方面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交加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
不同版本的「交加丸」組成略有差異,其主治功效亦有所不同:
- 《雞峰普濟方》版本: 主要成分為生地黃、生薑、白芍藥、人參、當歸、麥門冬、琥珀、阿膠、蒲黃。主治「婦人諸血妄行,滋益榮衛,補益衝任」,即治療婦女各種出血症狀,同時滋補氣血,調理衝任二脈。
- 《靈驗良方彙編》版本: 主要成分為生地、川芎、延胡、當歸、芍藥、木香、沒藥、香甜、老薑。主治「經水不調、血塊氣痞、肚腹腫痛」,即治療月經不調、經血有血塊、氣機鬱滯、腹部脹痛等症狀。
- 《祖劑》、《本草綱目》、《本草單方》版本: 主要成分為蒼朮和黃柏。主治「升水降火,除百病」。
治療原理分析
《雞峰普濟方》、《靈驗良方彙編》版本
這兩個版本的「交加丸」以 滋陰養血、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為主要治療原則。
- 生地黃、當歸、白芍藥、阿膠: 滋陰養血,補益肝腎,是治療血虛、血瘀的基礎藥物。
- 川芎、延胡、沒藥: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能有效緩解血瘀引起的疼痛、血塊等症狀。
- 人參、麥門冬: 益氣養陰,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氣血生成。
- 香甜、木香: 理氣和中,消脹止痛,有助於調理脾胃功能,改善氣機鬱滯的症狀。
- 生薑、老薑: 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並能調和諸藥,增強藥效。
這兩個版本的「交加丸」通過滋陰養血、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等作用,達到治療婦女血症、月經不調、腹痛等症狀的目的。
《祖劑》、《本草綱目》、《本草單方》版本
此版本的「交加丸」以 燥濕健脾、清熱瀉火 為主要治療原則。
- 蒼朮: 苦溫燥濕,健脾運化,為燥濕健脾之要藥。經過米泔、鹽水、川椒、破故紙四種不同的輔料炮製,分別增強其燥濕、收斂、溫陽、補腎的作用。
- 黃柏: 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經過酒、童尿、小茴香炮製以及生用,分別增強其清上焦火、清下焦濕熱、溫腎散寒的作用。
此版本的「交加丸」通過蒼朮和黃柏的配伍,以及不同炮製方法的應用,達到燥濕健脾、清熱瀉火的功效,從而實現「升水降火」,即調整體內水火平衡,消除各種病症。
總體而言,不同版本的「交加丸」針對不同的病機和症狀,選用不同的藥物組合,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蒼朮1斤(刮淨,分作4份,1份米泔浸炒,1份鹽水浸炒,1份川椒炒,1份破故紙炒),黃柏皮1斤(刮淨,分作4份,1份酒炒,1份童尿浸炒,1份小茴香炒,1份生用)。
升水降火,除百病。
揀去各藥,只取朮、柏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60丸,空心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交加丸, 出處:《胎産要訣》卷上。 組成:生地1斤,川芎1兩,延胡1兩,當歸2兩,芍藥1兩,木香5錢,沒藥1兩,香附4兩(醋煮),老薑1斤。 主治:經水不調,血塊氣痞,肚腹腫痛。
交加丸, 出處:《雞峰》卷十五。 組成:生地黃1斤(研爛取汁,滓别置器中),生薑1斤(同上法。以上將生地黃汁炒生薑滓,生薑汁炒地黃滓,令乾,入藥如後),白芍藥1兩,人參1兩,當歸1兩,麥門冬1兩,琥珀1兩,阿膠1兩,蒲黃1兩(1方用白朮、石斛各1兩,無蒲黃,用麥門冬,治虛勞百疾)。 主治:滋益榮衛,補益衝任。主治:婦人諸血妄行。
交加丸, 出處:《本草綱目》卷十二引《衛生雜興》。 組成: 交加丸(《本草綱目》卷十二引《衛生雜興》。)出處:《本草綱目》卷十二引《衛生雜興》。組成:蒼朮1斤(刮淨,分作4份,1份米泔浸炒,1份鹽水浸炒,1份川椒炒,1份破故紙炒),黃柏皮1斤(刮淨,分作4份,1份酒炒,1份童尿浸炒,1份小茴香炒,1份生用)。主治:升水降火,除百病。 。 主治:升水降火,除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