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丸散中含有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殺蟲止癢: 硫磺性溫,具有殺蟲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皮膚病,如疥瘡、濕疹、癬症等。白丸散作為皮膚病常用方劑,硫磺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病原體,減輕患者瘙癢。
- 燥濕祛風: 硫磺具有燥濕祛風之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皮膚溼疹等疾病。白丸散中,硫磺可以幫助去除病邪,緩解風濕濕邪引起的疼痛和瘙癢。
總之,白丸散中加入硫磺,主要利用其殺蟲止癢、燥濕祛風的功效,治療皮膚病和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
白丸散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白丸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二、消散瘀血,生肌斂瘡: 乳香除了活血化瘀外,也具備一定的消散瘀血、生肌斂瘡功效。白丸散中加入乳香,可以促進創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提高治療效果。
白丸散中使用白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白丸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白礬可以有效地去除濕氣,止癢止痛。
- 收斂生肌:白礬還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以促進皮膚組織的修復,加速傷口癒合。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引起的糜爛、滲出等症狀,白礬能起到良好的收斂效果。
白礬在白丸散中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能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皮膚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丸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肺風、酒渣(虘皮)。
方劑組成:
- 硫磺:溫熱解表、殺菌消炎。
- 乳香:活血止痛、化瘀通經。
- 白礬:清熱燥濕、收斂生肌。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世醫得效方》中記載,「白丸散」主要用於治療肺風、酒渣等皮膚疾病。這些疾病多與肺經風熱、血熱瘀滯有關。
肺風、酒渣的病因病機: 肺主皮毛,肺經風熱上壅於面部,或因過食辛辣刺激之物,導致血熱瘀滯,形成酒渣鼻等皮膚病變。表現為皮膚潮紅、丘疹、膿皰,甚至皮膚增厚、毛細血管擴張等。
白丸散的治療機理:
- 硫磺: 性溫熱,具有溫陽散寒、殺蟲止癢的作用。在此方中,硫磺可以溫熱解表,驅散肺經風邪,並能殺滅引起皮膚炎症的病原體。
- 乳香: 性辛、苦、溫,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乳香能夠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加速受損組織修復。
- 白礬: 性酸、澀、寒,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收斂止血、解毒殺蟲、止癢等功效。白礬能夠清熱燥濕,收斂皮膚表面的炎症滲出,並能抑制病原體生長,達到止癢、促進皮膚癒合的作用。
綜合分析:
白丸散以硫磺溫熱解表、殺菌消炎,乳香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白礬清熱燥濕、收斂生肌,三藥合用,共奏溫散風邪、活血化瘀、清熱燥濕之功,從而達到治療肺風、酒渣等皮膚疾病的目的。此外,古文中提到「每用手微爪動患處,以藥擦之」,說明此方為外用藥,通過局部用藥,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發揮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生硫黃、 乳香、 生白礬。
上為末。
每用手微抓動患處,以藥擦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白丸散, 出處:《得效》卷十。 組成:生硫黃、乳香、生白礬。 主治:肺風酒(虘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