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毒丹
DAO DU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3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20%
大腸經 20%
肺經 20%
胃經 20%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導毒丹方劑中包含紫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紫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其能有效清除體內毒素,尤其是熱毒,有助於驅散外感熱毒或內生熱毒,達到解毒目的。
2. 活血化瘀: 紫草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這對於一些因毒素積聚引起的瘀血癥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導毒丹方中含有瓜蔞,主要源於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瓜蔞味甘苦性寒,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功效。其利水作用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而清熱解毒作用則可抑制感染,減輕毒素對人體的傷害。
因此,導毒丹中加入瓜蔞,可起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幫助機體排出毒素,緩解中毒症狀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導毒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導毒丹主治「癰疽大便秘」,即癰疽瘡毒患者伴隨大便不通的證候。古代醫家認為,癰疽成因多與熱毒壅滯、氣血瘀阻相關,而便秘則加重體內熱毒積聚,使病情惡化。此方通過通便導滯,協助瀉下熱毒,從根本上緩解癰疽的熱結之象。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紫草
- 性味功效:甘鹹寒,入心、肝經,具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之效。
- 方中作用:針對癰疽熱毒,清解血分鬱熱,防止熱毒內陷,同時活血散瘀以消腫。
瓜蔞(連皮)
- 性味功效:甘寒,歸肺、胃、大腸經,清熱化痰、寬胸散結,尤擅潤腸通便。
- 方中作用:通過滑腸通便,導瀉熱毒下行,緩解便秘;其化痰散結之性亦可助消癰疽腫塊。
黑豆、生薑、紫蘇(加減用法)
- 黑豆:甘平,活血利水,解毒,輔助紫草加強解毒之效。
- 生薑:辛溫,和中止嘔,兼制紫草、瓜蔞寒涼之性,保護脾胃。
- 紫蘇:辛溫解表,行氣寬中,助氣機暢通,協同瓜蔞宣散鬱滯。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思路
此方以「通腑瀉毒」為核心:
- 紫草+瓜蔞:一清血分熱毒,一通腸道積滯,標本兼顧,使熱毒從二便分消。
- 佐以黑豆、生薑、紫蘇:在瀉下之餘調和藥性,避免寒涼傷胃,並增強解毒散結之力。
四、總結
導毒丹通過瀉下與解毒並行,針對癰疽兼便秘的熱結實證,體現「治病求本」的原則。其組方簡練,強調通降與清解相輔相成,符合中醫「給邪以出路」的治療理念。
傳統服藥法
紫草、瓜蔞(連皮)。
上銼。
新水煎服;或用黑豆1盞,入生薑、紫蘇煎湯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導毒丹, 出處:《直指》卷二十二。 組成:紫草、瓜蔞(連皮)。 主治:癰疽大便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