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水澄膏

萬金水澄膏

WAN JIN SHUI CHE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八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15%
肺經 14%
腎經 12%
脾經 11%
胃經 10%
大腸經 5%
膽經 2%
三焦經 2%
小腸經 2%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萬金水澄膏中添加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其藥性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萬金水澄膏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風濕痹痛等,乳香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2. 通經絡、止痛: 乳香具有通經絡、止痛的作用,能改善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而引起的疼痛。萬金水澄膏中乳香的加入,有助於緩解疼痛,促進患者的康復。

萬金水澄膏中添加沒藥,主要原因有二:

  1. 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入肝經,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抗菌防腐: 沒藥亦具抗菌防腐作用,可抑制細菌感染,防止傷口發炎。在萬金水中,能起到保護傷口,預防感染的作用。

因此,沒藥在萬金水澄膏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既能消腫止痛,又能抗菌防腐,有助於傷口快速癒合。

萬金水澄膏中加入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效。萬金水澄膏多用於治療外傷疼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木香可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消腫散瘀:木香亦具消腫散瘀之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利於傷口癒合。

因此,在萬金水澄膏中加入木香,可以發揮其行氣止痛、消腫散瘀的功效,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萬金水澄膏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因為輕粉具有以下兩項藥理作用:

  1. 清熱解毒:輕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皮膚感染等。
  2. 燥濕止癢:輕粉兼具燥濕止癢的功效,可抑制濕邪引起的瘙癢,並促進瘡瘍癒合。

因此,輕粉在萬金水澄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治療皮膚病,並達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效果。

萬金水澄膏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廣泛應用於治療皮膚病及其他外科病症。該方劑的組成中包含雄黃,這是一種含硫的礦物質,其主要成分為砷化鉀。雄黃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藥材,具有驅蟲、抗菌和消炎的作用。它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進而減少炎症及感染的風險。

雄黃中的成分能加強肝臟的解毒功能,幫助身體更好地排出有害物質。此外,雄黃的特殊性質也使其在消腫止痛方面發揮良好效果,對於許多由濕熱引起的皮膚問題,能提供有效的緩解。雖然雄黃在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毒性反應,但在專業指導下,其結合萬金水澄膏的用法可發揮協同療效,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

「萬金水澄膏」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靜安神: 硃砂具有鎮心安神之效,能抑制神經興奮性,緩解心悸、失眠、驚恐等症狀。古代醫家認為硃砂能「鎮心」、「安神」,故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
  2. 清熱解毒: 硃砂亦有清熱解毒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目赤腫痛等。古籍中記載硃砂能「解毒」、「清熱」,可用於外敷消腫止痛。

然而,硃砂為重金屬,長期使用可能造成汞中毒,現今已不再被廣泛使用於中藥方劑。

「萬金水澄膏」方劑中包含「白芨」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收斂止血: 白芨性寒,味苦甘,入肺、肝經,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之功效。其能促進血小板凝集,收縮血管,達到止血的效果,對於外傷出血、潰瘍出血等症狀,起到緩解作用。

二、消腫生肌: 白芨還有消腫生肌之效,能促進創傷癒合,減少疤痕形成。對於外傷、燒傷、燙傷等造成皮膚損傷的症狀,白芨能幫助傷口更快癒合,減少感染風險。

因此,在「萬金水澄膏」方劑中加入白芨,可以有效地幫助止血消腫,加速傷口癒合,提高療效。

「萬金水澄膏」方劑中加入「黃藥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解毒: 黃藥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較佳的緩解作用。
  2. 消腫止痛: 黃藥子亦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狀。

綜上所述,「黃藥子」在「萬金水澄膏」中,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提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萬金水澄膏」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一切無名腫毒、發背、癰疽已潰或未潰」。其特點在於針對皮膚瘡瘍,無論是否化膿破潰,均可適用。

組成分析與功能推論

此方劑可分為活血消腫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三大方向,其組成邏輯如下: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乳香沒藥:二者相須為用,為經典活血止痛藥對,能散瘀血、消腫生肌,適用於瘡瘍腫痛。
    • 廣木香:行氣通滯,助氣血流通,以「氣行則血行」之理間接協助消腫。
  2. 清熱解毒、殺蟲斂瘡

    • 雄黃辰砂:辛溫有毒,傳統用於攻毒殺蟲,對皮膚潰爛、瘡毒有抑菌防腐之效。
    • 輕粉(氯化亞汞):外用能攻毒殺蟲,適用於瘡癬潰爛,但需注意其毒性。
    • 黃藥子:清熱涼血、解毒消腫,輔助緩解熱毒蘊結之腫痛。
  3. 斂瘡生肌、修復潰瘍

    • 白及:黏膩收斂,能促進瘡口癒合,對已潰之瘡有生肌之效。
    • 烏骨雞骨(煅存性):傳統認為烏骨雞具滋陰補虛之性,其骨煅後外用可能具收斂瘡口、促組織修復作用,配合白及加強生肌效果。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透過外用濕敷法,使藥物持續作用於患處,其設計特點如下:

  • 「水澄」製法:藥粉沉澱後取底層敷貼,上層水液潤濕敷料,保持局部濕潤而不燥,適合瘡瘍需「透邪外出」的需求。
  • 「留頂透氣」:敷藥時預留瘡頂、穿孔透氣,避免毒邪內閉,符合中醫「潰瘍宜透」的原則。

整體而言,萬金水澄膏結合化瘀、解毒、生肌三法,針對瘡瘍發展的不同階段(未潰時消腫、已潰後生肌),推測其作用機制可能包括局部消炎、促進血液循環及組織修復。因含雄黃、輕粉等毒性成分,古代主要外用以降低風險,然其具體療效需結合臨床實證進一步驗證。

傳統服藥法


乳香3錢,沒藥3錢(用燈心捻去油),廣木香(不見火)3錢,輕粉1錢,雄黃4錢,辰砂4錢(以上俱另為末),白及8兩,黃藥子2兩,烏骨雞骨2錢6分(要白毛烏骨烏肉的1只,生刮去腿肉,用腿骨曬,稱如前數,以火煅存性,另研和內,不許煮熟用之)。
上為末,用冷井水半鐘,以藥少許調化,候藥澄鐘底,隨以鐘內余水濾去聽用。
將底藥敷紅腫處,空1頂,再用綿紙貼於頂,紙穿1孔,以敗毒氣;候紙乾,將前藥水浸潤紙外,勿令乾,病輕每日2次, 病重日夜3-4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萬金水澄膏, 出處:《瘍科選粹》卷八。 組成:乳香3錢,沒藥3錢(用燈心撚去油),廣木香(不見火)3錢,輕粉1錢,雄黃4錢,辰砂4錢(以上俱另爲末),白及8兩,黃藥子2兩,烏骨雞骨2錢6分(要白毛烏骨烏肉的1隻,生刮去腿肉,用腿骨曬,稱如前數,以火煅存性,另研和內,不許煮熟用之)。 主治:一切無名腫毒,發背,癰疽已潰、未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