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飲

WAN QUAN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3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8%
肺經 13%
腎經 11%
肝經 11%
脾經 11%
大腸經 10%
心經 6%
膽經 6%
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9

方劑組成解釋

萬全飲方劑中加入阿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阿魏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如腹痛、胸痛、牙痛等,阿魏能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驅蟲殺蟲:阿魏還具有較強的驅蟲殺蟲作用,能殺滅腸道寄生蟲,治療腸道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萬全飲中加入阿魏,旨在通過其行氣止痛和驅蟲殺蟲的雙重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萬全飲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萬全飲中各味藥性較為偏燥,甘草能起到調和藥性、使藥性平和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而傷正氣。

二、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具有益氣補脾、緩解咳嗽、解毒抗炎等功效,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可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例如,甘草與黃芪配伍,可增強補氣作用;與麥冬配伍,可增強滋陰潤肺的作用。

萬全飲中加入青蒿,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

青蒿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截瘧止痢之效。萬全飲多用於治療暑熱感冒、發熱頭痛、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症。青蒿能清熱解暑,緩解暑邪所致的發熱、口渴等症狀;同時,青蒿亦可涼血止血,治療暑熱引起的鼻衄、齒衄等出血症狀。因此,青蒿的加入可有效增強萬全飲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萬全飲方劑中包含檳榔,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積導滯: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導滯、驅蟲殺蟲的功效。方中加入檳榔,可助於消食積、化痰涎,緩解因飲食不節或脾胃虛弱引起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
  2. 行氣止痛: 檳榔亦有行氣止痛之效,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腹部疼痛、脹氣等症狀。對於一些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腸鳴、便溏等病症,檳榔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萬全飲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汗解表:蔥白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散寒之功效。對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症狀,蔥白能幫助疏解表寒,促進汗液排出,達到解表散寒的目的。
  2. 溫中散寒:蔥白亦能溫中散寒,對於脾胃虛寒、腹痛泄瀉等症狀,蔥白能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不適。

因此,萬全飲中加入蔥白,旨在通過發汗解表、溫中散寒的功效,達到治療風寒感冒、脾胃虛寒等病症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萬全飲」主治功效分析

從提供的古文內容來看,「萬全飲」這個名稱在不同醫書中指涉的方劑組成和主治功效有所差異。主要可以歸納為「安胎萬全飲」和「清胎萬全飲」兩種。

一、安胎萬全飲

主治功效: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脾胃氣虛、血虛導致的習慣性流產。

治療原理:

  • 脾胃氣虛: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則運化無力,不能攝納精微物質以養胎,導致胎元不固。
  • 血虛: 血虛則不能濡養胎兒,胎兒發育不良,容易導致流產。

方劑組成與分析 (《驗方新編》、《胎產心法》):

  • 人參、白朮(土炒): 補益脾胃之氣,加強運化功能,使氣血生化有源。
  • 當歸身(酒洗): 補血活血,滋養胎元。
  • 生地: 滋陰養血,清熱涼血。
  • 條芩(微炒): 清熱安胎,防止胎熱擾動。
  • 陳皮: 理氣健脾,和胃止嘔,防止氣滯影響胎元。
  • 白芍(酒炒): 養血柔肝,緩急止痛,防止肝鬱血虛導致的胎動不安。
  • 砂仁(帶殼捶碎): 行氣溫中,和胃醒脾,促進氣血運行。
  • 炙草: 調和諸藥,補脾益氣。
  • 薑、棗: 溫中健脾,調和營衛。

此方以補氣養血為主,兼以理氣安胎,標本兼顧,適合脾胃氣虛、血虛導致的習慣性流產。建議搭配杜仲丸、胡連丸以增強療效。

二、清胎萬全飲

主治功效: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妊娠七月,胎氣不安,或損傷漏血,或腹大重墜等症狀。

治療原理:

  • 妊娠七月,胎兒骨骼發育: 根據《竹林女科證治》所述,此時胎兒骨骼發育迅速,需要充足的營養供應。
  • 胎氣不安: 可能是由於胎熱、血虛、氣滯等原因導致。
  • 腹大重墜: 可能與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孕婦體質虛弱有關。

方劑組成與分析 (《竹林女科證治》、《婦科玉尺》、《雞鳴錄》):

  • 阿膠(蛤粉炒)、熟地: 滋陰養血,補腎安胎,對於胎漏、胎動不安有良好效果。
  • 酒白芍: 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 酒黃芩: 清熱安胎,防止胎熱擾動。
  • 酒川斷: 補肝腎,續筋骨,安胎。
  • 土炒當歸: 補血活血,滋養胎元。
  • 川芎: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 炒茯苓: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 炒荊芥: 疏風解表,透疹止癢,對於妊娠期皮膚瘙癢也有一定效果。
  • 炙草: 調和諸藥,補脾益氣。

此方以滋陰養血、清熱安胎為主,兼以補腎固胎、行氣活血,適合妊娠七月胎氣不安、腹大重墜等症狀。

總結

「萬全飲」在不同醫書中代表的方劑有所不同,但總體而言,都是圍繞著安胎、保胎的治療原則。通過補益脾胃、滋陰養血、清熱安胎、補腎固胎、行氣活血等方法,來達到穩定胎元、促進胎兒發育的目的。其中「安胎萬全飲」主要針對脾胃氣虛、血虛導致的習慣性流產;「清胎萬全飲」則主要針對妊娠七月胎氣不安、腹大重墜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阿魏1分(童便磨化),甘草(大者)2寸,東引桃枝(小者)1握,青蒿(1大握,用子皮)1兩,檳榔1兩(末),蔥白2寸(並根)(一方有東向柳枝,無蔥白)。上用童便2升,浸桃枝、蒿、草、蔥白4味1宿,來日五更初煎取6合,去滓,入阿魏更煎4沸,分為2服,每服臨吃時入檳榔末半兩同服。如覺惡心必吐,吐後更進第2服,服時不得與患人語,及不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萬全飲,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五引《聖惠》。 組成:阿魏1分(童便磨化),甘草(大者)2寸,東引桃枝(小者)1握,青蒿(1大握,用子皮)1兩,檳榔1兩(末),蔥白2寸(并根)(一方有東向柳枝,無蔥白)。 主治:一切勞疾,傳屍勞瘵,不問遠年近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