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腸丸

澀腸丸

SE CH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5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2%
肝經 22%
腎經 22%
胃經 11%
肺經 11%
心經 11%
大腸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澀腸丸中包含龍骨,主要原因有二:

一、 收斂固澀: 龍骨性微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具有收斂固澀、止瀉止汗的功效。對於腸道功能失調引起的腹瀉、便溏,龍骨能收斂腸道,減少水液流失,起到止瀉作用。

二、 鎮靜安神: 龍骨還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對於因心脾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龍骨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幫助患者平心靜氣,緩解不適。

因此,澀腸丸中加入龍骨,不僅能收斂腸道,止瀉止汗,更能鎮靜安神,起到協同作用,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澀腸丸方劑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的功效。

海螵蛸為烏賊的內骨,性寒、味鹹,入脾、腎經。其具有收斂止血、制酸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胃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澀腸丸針對腸道不固、腹瀉不止的病症,海螵蛸的收斂作用能固澀腸道,減少腸液分泌,減少腹瀉次數,達到止瀉的目的。此外,海螵蛸的制酸作用也能緩解腹痛,增強止瀉效果。

澀腸丸中包含訶子,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的功效。訶子味酸澀,性涼,入脾、肺、大腸經,具有收斂止瀉、清熱解毒、降火生津的功效。其富含單寧酸,能與腸道中的水分結合,形成膠狀物質,減少腸道蠕動,達到止瀉的效果。此外,訶子亦能清熱解毒,緩解腸道炎症,促進腸道功能恢復,進一步達到止瀉目的。因此,澀腸丸中加入訶子,可有效治療因腸道功能失調引起的腹瀉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澀腸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小兒下痢赤白,後重頻并」,即小兒痢疾,表現為大便夾雜紅白黏液(赤白痢)、排便不爽(後重)、且頻繁發作(頻并)。其病機多因腸道濕熱蘊結,氣滯血瘀,或久痢傷及腸絡,導致大腸固攝無力。澀腸丸以「收澀固腸」為核心,針對痢久滑脫不禁的證型,止瀉澀腸以治標。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龍骨(煅用)

    • 性味澀平,歸心、肝、腎經。
    • 功效:收斂固脫、澀腸止瀉,兼能鎮驚安神。
    • 在此方中,龍骨收澀大腸滑脫之氣,針對久痢泄瀉不止,尤適合小兒體虛易驚之證。
  2. 海螵蛸(烏賊骨)

    • 性味鹹澀微溫,歸肝、腎經。
    • 功效:固精止帶、制酸止血、收濕斂瘡。
    • 其澀性可助龍骨固腸止瀉,且能止血,對痢疾夾雜血便(赤痢)有止血化瘀之效。
  3. 訶子(炮,去核)

    • 性味苦酸澀平,歸肺、大腸經。
    • 功效:澀腸止瀉、斂肺止咳。炮製後澀性增強,專於固下焦。
    • 為治久瀉久痢之要藥,能收斂大腸濕熱之邪,減輕「後重」症狀。

組方邏輯推理

  • 核心思想:三藥均具「收澀」之性,協同強化固攝腸道的作用,適用於痢疾日久、正氣已虛、邪氣未盡(濕熱未清)之證。
  • 標本兼顧
    • 治標:通過龍骨、海螵蛸、訶子收澀止瀉,改善頻繁瀉痢、肛門重墜。
    • 間接治本:訶子能輕微清腸中餘熱(苦味),海螵蛸止血化瘀,龍骨安定腸道氣機。
  • 劑型設計:糊丸(如小豆大)緩釋藥效,米湯送服顧護脾胃,適合小兒嬌弱之體。

適用證型與辨證要點

此方宜用於「痢疾後期」或「滑脫不禁」階段,見以下特徵:

  • 下痢日久,排便次數多但量少,肛門灼熱感減輕。
  • 糞質稀溏夾黏液或血絲,腹痛隱隱。
  • 舌質偏淡,苔薄膩或微黃,脈細弱。

與其他方劑對比

  • 與「芍藥湯」比較:芍藥湯(黃芩、芍藥、檳榔等)清熱燥濕、調氣行血,主治濕熱痢疾初起(裡急後重明顯);澀腸丸則側重收澀,適用於痢久正虛。
  • 與「真人養臟湯」比較:後者(人參、訶子、罌粟殼等)補脾溫腎,澀腸丸藥簡力專,無補益成分,純以收澀為功。

現代潛在應用

此方思路可延伸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腸炎」、「腸功能紊亂」或「潰瘍性結腸炎緩解期」,屬中醫「久瀉」「腸滑」範疇,但須嚴格辨證,避免閉門留寇(濕熱未清誤用收澀)。

總結

澀腸丸以「收澀固脫」為綱,三藥相輔相成,針對小兒痢疾後期腸道失攝之證,體現中醫「滑者澀之」的治療原則。然其性偏收斂,需辨明邪實已去方可施用。

傳統服藥法


龍骨、海螵蛸、訶子(炮,去核)各等分。
上為末,糊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30丸,米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便秘。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澀腸丸, 出處:《玉機微義》卷五十。 組成:龍骨、海螵蛸、訶子(炮,去核)各等分。 主治:小兒下痢赤白,後重頻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