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亂發散
LUAN FA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台》卷二十七引《古今錄驗》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極寒 (0.04)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膀胱經 16%
肺經 16%
肝經 16%
腎經 16%
胃經
膀胱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亂發散」方劑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血餘炭性寒,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亂發散多用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疾病,如瘡瘍腫毒、發熱神昏、吐血衄血等。血餘炭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惡化。
- 活血化瘀:血餘炭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有利於消除炎症,促進組織修復。亂發散方劑中加入血餘炭,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利於治療瘀血阻滯導致的病症。
方劑「亂發散」中包含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效。亂發散多用於治療濕熱蘊蒸,導致頭髮脫落、頭皮瘙癢等症,滑石可清熱利濕,改善頭皮環境,有助於生髮。
- 滑利排泄:滑石性滑,能利水滲濕,促進尿液排出,有助於排除體內濕熱,減輕對頭髮的負擔,促進毛髮生長。
總之,滑石在「亂發散」方劑中,以其清熱利濕、滑利排泄的功效,起到改善頭皮環境,促進生髮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亂發散」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胞轉,小便不通」,即現代所謂的膀胱功能失調或尿液滯留之症。「胞轉」指膀胱氣化不利,導致尿液排出受阻;「小便不通」則為臨床表現,可能伴隨小腹脹滿、疼痛等症狀。此方旨在通利水道,化瘀散結,恢復膀胱氣化功能。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亂髮(血餘炭)
- 藥性:苦、微溫,入肝、胃經。
- 功效:化瘀止血、利水通淋。
- 作用原理:亂髮燒燬成炭(血餘炭)後,兼具收澀與疏通之性,可消下焦瘀滯,促進膀胱氣血運行,改善因瘀阻導致的小便不利。
滑石
- 藥性:甘、淡、寒,入膀胱、肺、胃經。
- 功效:清熱滲濕、滑利水道。
- 作用原理:滑石質滑利竅,能直接疏通尿道,清熱結而緩解小便澀痛,與亂髮協同增強利水效果。
鯉魚齒
- 藥性:鹹、平,入膀胱經。
- 功效:化瘀散結、通淋。
- 作用原理:古人認為魚齒堅硬,能「破結通竅」,針對膀胱瘀阻或結石引發的小便閉塞,具物理性破結象徵意義。
三、方劑配伍邏輯
- 化瘀通結:亂髮炭與鯉魚齒均具化瘀特性,針對「胞轉」可能因瘀血或結石阻塞尿道的病機。
- 滑竅利水:滑石為方中利水要藥,輔佐二藥疏通下焦,從氣分與水分雙向調節,恢復排尿功能。
- 標本兼顧:亂髮炭止血防瘀傷、滑石護黏膜,鯉魚齒攻堅,合而治標(通淋)兼顧本(化瘀)。
四、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化瘀通結+滲濕利竅」的組合,改善膀胱與尿道氣血瘀滯狀態。尤其適用於因熱結、瘀血或輕微結石導致的小便不通,符合古人「以滑養竅,以瘀治瘀」的思維。其機理可能包含:
- 局部抗炎(滑石清熱)。
- 促進黏膜修復(血餘炭收斂)。
- 物理性擴張尿道(鯉魚齒象徵性破結)。
總結
「亂發散」體現中醫「通因通用」治法,對下焦瘀熱互結之證具有針對性,組方簡練而藥理直達病所。
傳統服藥法
亂發3斤(洗去垢,燒),滑石半斤,鯉魚齒1兩。
上為散。
以飲服方寸匕,每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亂發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二。 組成:滑石2兩,亂發灰1兩。 主治:婦人忍小便,不得時起,致令脬轉,經過5日,困頓欲死。
亂發散, 出處:《外台》卷二十七引《古今錄驗》。 組成:亂發3斤(洗去垢,燒),滑石半斤,鯉魚齒1兩。 主治:胞轉,小便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