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石散
SHUANG SH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膀胱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雙石散中包含滑石,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特性:
- 利水滲濕:滑石性寒滑利,能清熱利濕,滲濕止癢,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清熱解毒:滑石亦能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毒邪侵犯肌膚而引起的瘡瘍、腫痛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效果。
因此,雙石散中加入滑石,能有效發揮其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的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雙石散」主治功效分析
依據《聖濟總錄》記載:
「治小兒吐不止,雙石散方,石亭脂(一錢),白滑石(三錢)」
主治功效:
雙石散主治小兒嘔吐不止。從方劑組成來看,本方僅由石亭脂和白滑石兩味藥組成,二者皆為礦物藥。
- 石亭脂: 石亭脂性味甘、平,具有收澀、止嘔的作用。其質地較為黏膩,能吸附胃腸道內的液體,減少胃內容物的刺激,從而達到止嘔的效果。
- 白滑石: 白滑石性味甘、淡、寒,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的功效。對於小兒嘔吐,往往伴隨有體內濕熱,滑石能清熱利濕,將體內多餘的濕熱排出,從而間接緩解嘔吐。同時,滑石的滑利特性,亦能協助胃腸道蠕動,促進消化吸收,對嘔吐有輔助治療作用。
治療原理:
雙石散治療小兒嘔吐不止的原理,主要是通過石亭脂的收澀止嘔與白滑石的清熱利濕,兩者協同作用,達到標本兼顧的效果。
- **止嘔為主:**石亭脂直接作用於胃腸道,減少刺激,抑制嘔吐反射。
- **清熱利濕為輔:**白滑石則針對可能存在的濕熱問題,從根本上調節體內環境,進一步緩解嘔吐。
總結而言,雙石散的治療思路,並非單純的止吐,而是通過收澀、清熱、利濕等途徑,多方面綜合作用,以達到止嘔之目的。此方藥味簡單,但藥性較為平和,適合小兒使用。
傳統服藥法
石亭脂1錢,白滑石3錢。
上為細散。
每服1字匕,煎竹葉、糯米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雙石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組成:石亭脂1錢,白滑石3錢。 主治:小兒吐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