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灰散

箬灰散

RUO HU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膀胱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箬灰散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效。箬灰散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小便不利、淋痛、尿血等症,滑石能清熱利濕,使小便通暢,緩解症狀。

二、利水滲濕: 滑石能利水滲濕,有助於將體內濕熱之邪排出體外,進一步改善濕熱蘊結所致的症狀,達到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箬灰散傳統古代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尿血,陰莖中痛」,屬中醫「血淋」範疇。尿血伴疼痛,多因濕熱下注膀胱,灼傷血絡,或心火移熱於小腸所致。小兒體質稚嫩,易受邪熱侵擾,此方以清熱止血、利水通淋為核心,針對下焦濕熱夾瘀之證。

組成與藥理邏輯解析

  1. 茶蔀中箬(燒灰存性)

    • 「箬」為竹葉或箬竹葉,經燒灰存性後,其性由寒轉澀,具收斂止血之效。炭類藥材多能吸附黏膜創面,促進局部凝血,適用於尿血、血淋。
    • 「存性」即部分保留原藥特性,竹葉原可清心利尿,燒灰後兼顧止血不留瘀,符合「血見黑則止」的中醫理論。
  2. 滑石末

    • 滑石性寒滑利,擅清膀胱濕熱,通淋止痛。《本草綱目》載其「利竅除熱,通壅滯,下血淋」。
    • 與箬灰相配,一斂一利,止血同時導濕熱從小便出,避免留邪為患,符合「通因通用」治法。

配伍與治療原理

  • 寒澀與淡滲並行:箬灰收澀止血以治標,滑石清熱通淋以治本,標本兼顧,止血不助熱,利濕不傷陰。
  • 燈心草引經:以燈心草煎湯調服,取其輕浮之性,引藥入心與小腸經,加強清心利尿之效,契合「心火移熱小腸」病機。

中醫理論延伸
此方體現「清熱止血」與「分消濕熱」的結合,適用於熱證尿血初起,若久病虛寒或氣虛不攝者則非所宜。藥簡力專,符合小兒用藥「輕靈為上」的特點。

傳統服藥法


多時茶蔀中箬(燒灰存性)1兩,滑石末半兩。
並為末。
每服1錢,燈心煎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腎絲球腎炎血尿陰莖疼痛搔癢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箬灰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八引《全嬰方》。 組成:多時茶蔀中箬(燒灰存性)1兩,滑石末半兩。 主治:小兒尿血,陰莖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