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膏

TAO REN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心經 18%
脾經 18%
胃經 9%
腎經 9%
膀胱經 9%
大腸經 9%
肺經 9%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桃仁膏的主要成分之一為桃仁,這源於桃仁在中醫藥理學中的獨特療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液循環不良、月經不調、瘀血癥等問題。此外,桃仁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和維生素,對於改善皮膚質地、增強免疫力也有一定的幫助。其活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並有助於減少血栓的形成,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桃仁在方劑中的添加,除了強化效果外,也能兼顧滋補與調養,對於女性尤其重要,因為女性在生理期間常常面臨瘀血的困擾。綜合來看,桃仁的組合不僅能提升方劑的療效,還能在調理身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符合中醫“調和陰陽、平衡氣血”的治療理念。

桃仁膏方劑中加入茴香,主要是利用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

桃仁膏以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為主,但其性偏寒涼,對於脾胃虛寒者,容易加重寒邪,導致腹痛、腹脹等不適。

茴香性溫,能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邪對腸胃的影響,避免桃仁膏的寒性損傷脾胃,並能增強其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桃仁膏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記載及藥物組成,桃仁膏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氣血凝滯證: 表現為疝氣、膀胱小腸氣,疼痛難忍,小腹硬而有形,大便秘結而黑,小便正常。
  2. 產後陰部疾患:
    • 產後陰腫、妨悶。
    • 產後陰脫、陰癢。
    • 產後小戶痛不可忍。
  3. 腎虛中寒、腎臟積冷: 表現為氣攻心腹、疼痛不可止、兩脅脹滿、腹內疼痛、四肢不和。
  4. 脅肋、臍腹氣結疼痛: 疼痛如錐刺,氣奔上不下。
  5. 胸痹: 胸背引痛。
  6. 三焦氣壅: 大便秘滯。
  7. 津液減少: 大便秘澀。
  8. 卵㿗腫大
  9. 皮膚疾患: 皴皺、悅皮膚。

治療原理

桃仁膏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經散寒等理論。

  • 桃仁: 為方中主藥,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的功效。能夠改善氣血凝滯的狀態,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並能潤滑腸道,促進排便。
  • 茴香: 具有行氣止痛、溫胃散寒的作用。能理順氣機,緩解因氣滯引起的疼痛,溫暖中焦,驅散寒邪。

在不同方劑中,桃仁膏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例如:

  • 與枯礬、五倍子合用: 枯礬具有收斂止血、燥濕消腫的作用,五倍子具有收斂固澀、止血消腫的功效。三者合用可治療產後陰腫、陰脫等症。
  • 與鱉甲、醋合用: 鱉甲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作用,醋能活血散瘀、消食化積。三者合用可治療癥瘕積聚等症。
  • 與巴戟、葫蘆巴、烏頭等溫陽藥物合用: 溫補腎陽,驅寒止痛,治療腎虛中寒、腎臟積冷等症。
  • 與木香、硇砂、阿魏等理氣藥物合用: 加強行氣止痛的功效,治療脅肋臍腹氣結疼痛等症。
  • 與桂枝、半夏等溫經散寒藥物合用: 溫通經脈,散寒止痛,治療胸痹等症。
  • 與陳皮、杏仁等理氣化痰藥物合用: 理氣化痰,通便,治療三焦氣壅,大便秘滯等症。
  • 與麻子仁等潤腸通便藥物合用: 潤腸通便,治療津液減少,大便秘澀等症。

總體而言,桃仁膏通過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溫經散寒等作用,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疼痛、改善排便等目的。在不同的方劑中,根據病情的不同,配伍不同的藥物,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桃仁。
搗,以豬脂和。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陰道炎霍亂大便秘結腹股溝疝氣細菌性食物中毒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上吐下瀉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桃仁膏, 出處:《千金》春六。 組成:桃仁。 主治:冬月唇於坼出血。産後遍身如粟粒,熱如火者。

桃仁膏, 出處:《三因》卷十八。 組成:桃仁(去皮尖)、枯礬、五倍子各等分。 主治:産後陰腫妨悶。

桃仁膏, 出處:《禦藥院方》卷十。 組成:桃仁不拘多少(湯浸,去皮尖)。 主治:悅皮膚。主治:皺裂。

桃仁膏,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五。 組成:桃仁1枚,杏仁1枚,巴豆1枚,朱砂少許。 主治:霍亂吐瀉。

桃仁膏,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四引《百一》。 組成:桃仁(炒,去皮尖)、大茴香(炒)各等分。 主治:氣血凝滯,疝氣,膀胱小腸氣,痛不可忍。小腹硬而有形,大便秘結而黑,小水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