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耳油

DI ER YOU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20%
大腸經 20%
肺經 20%
脾經 20%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滴耳油方劑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耳部疾患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常伴有局部瘀血阻滯,桃仁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促進炎症消退。
  2. 潤燥滑腸: 桃仁亦有潤燥滑腸之效,對於因燥熱引起的耳部不適,如耳癢、耳痛等,桃仁可起到潤燥清熱的作用,緩解症狀。

總之,滴耳油中加入桃仁,可發揮其活血化瘀、潤燥滑腸的功效,促進耳部疾患的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滴耳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耳疳出膿

治療原理:

根據《外科心法要訣》的記載,滴耳油主要用於治療耳疳證,特別是在膿液清除乾淨後使用,效果更佳。方劑組成包括桃仁和冰片。

  1. 桃仁: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在耳疳的治療中,桃仁能夠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的消散和組織的修復。經云: 桃仁油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
  2. 冰片: 冰片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作用。能夠消散熱毒,減輕炎症反應。經云: 冰片發散熱通神,對於耳部的熱毒壅盛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綜合分析:

滴耳油通過桃仁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及冰片的清熱解毒功效,共同作用於耳疳病灶。在膿淨之後使用,能夠有效地促進炎症的消退和組織的修復,最終達到「腫消生肌自愈」的效果。

總結:

滴耳油是一個針對耳疳出膿後期階段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基於中醫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理論,通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消除熱毒來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核桃仁(研爛,取油)1錢。
消腫生肌。
兌冰片2分。每用少許,滴入耳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滴耳油, 出處:《金鑑》卷六十五。 組成:核桃仁(研爛,取油)1錢。 主治:消腫生肌。主治:耳疳出膿。

滴耳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方)。 組成:胡桃仁油2錢,冰片2分,麝香1分。 主治:消炎止痛。主治:耳內生瘡,流膿流水,腫痛作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