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竅通耳方

利竅通耳方

LI QIAO TONG ER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21%
肝經 18%
腎經 13%
小腸經 13%
膀胱經 13%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利竅通耳方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通利水道,宣通耳竅: 木通味甘性寒,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入膀胱經,能通利水道,使體內積聚的溼熱之氣得以宣泄,從而疏通耳竅,改善耳鳴、耳聾等症狀。

二、引藥上行,直達耳部: 木通性輕微,入藥後能引藥上行,直達耳部,協同方中其他藥物發揮通利耳竅的功效。

總體而言,木通在利竅通耳方中起到通利水道、宣通耳竅和引藥上行等作用,是治療耳病的重要藥材之一。

利竅通耳方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通經活絡,散瘀止痛: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功效。對於耳鳴、耳聾等症狀,往往與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有關,全蠍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耳部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疼痛和改善聽力。
  2. 清熱解毒,鎮靜止痙:全蠍亦有清熱解毒、鎮靜止痙的作用。一些耳部疾病可能與熱毒、炎症有關,全蠍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同時也能緩解耳鳴、耳痛等症狀。

利竅通耳方中加入麝香,主要是利用其開竅通竅、活血化瘀的功效。

麝香性溫,氣香行散,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耳竅不通,多因氣血瘀阻,經絡不通而致。麝香能開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改善耳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通耳止痛的效果。

此外,麝香還有散寒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耳部寒邪入侵所致的疼痛。因此,在利竅通耳方中加入麝香,能起到開竅通竅、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多重作用,對於治療耳竅不通、耳鳴耳聾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利竅通耳方】主治「耳聾耳閉」,即因氣血瘀滯、竅絡不通所致的聽力減退或耳內悶塞感。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症狀多與「竅閉」相關,或因風邪阻絡、痰瘀塞竅,故需以辛香走竄、通絡開閉之品,直達耳竅以復其聰。

2.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藥材特性及配伍邏輯

  • 木通(1錢)
    性味苦寒,歸心、小腸經,《神農本草經》載其「通利九竅」。此處取其通經下行之效,引藥入耳竅,並疏通耳部氣血瘀滯。然古之木通科屬(如白木通)與今之關木通毒性不同,需明辨。

  • 全蠍(5分,去毒)
    辛平有毒,擅走竄通絡,《本草綱目》言其「治耳聾」。蠍尾善驅風邪、破瘀結,針對耳竅因風痰瘀阻之閉塞,能搜剔深伏之邪。

  • 胭脂邊(2分)
    古方中胭脂多為紅花或茜草製成,具活血散瘀之效。此處或借其色赤入血,助蠍、麝行血開竅,亦可防腐斂瘡,防耳內溼瘀化腐。

  • 麝香(5釐)
    辛溫香烈,為通竅要藥,《醫學入門》稱其「通諸竅,開經絡」。麝香穿透力極強,能攜諸藥直達病所,迅捷破除耳竅閉塞。

(2)劑型設計原理

  • 蠟捲裹棉納耳
    以蠟固形,緩釋藥力;棉裹防藥末散落,且柔軟不傷耳道。此「納藥法」使藥力直達耳竅,避開脾胃吸收,尤適耳部局部閉塞之急症。

(3)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以「通絡開閉」為核心:

  • 麝香為君,開竅醒神;
  • 全蠍為臣,搜風通絡;
  • 木通為佐,導藥下行;
  • 胭脂為使,活血輔助。
    四藥協力,破瘀結、驅風邪、通氣血,使耳竅復得清陽之氣而聰敏。

3. 推論可能功效

除主治耳聾耳閉外,此方或可延伸於:

  • 暴聾(突發性耳聾):因氣滯血瘀或風邪閉竅者。
  • 耳鳴(轟鳴如潮):屬實證瘀阻者,藉通散之力緩解。
  • 耳內脹痛:若因氣血不暢所致,可借活血通絡之效舒緩。

然需強調,此方側重「實證閉塞」,若腎虛精虧或氣血不足之虛證耳聾,則非所宜。全蠍、麝香等藥性峻猛,需精準辨證而用。

傳統服藥法


木通1錢,全蠍5分(去毒),胭脂邊2分,麝香5釐。
上為細末。
用蠟團成細捲,用棉包裹寸許,納於耳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耳聾中耳炎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利竅通耳方,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木通1錢,全蠍5分(去毒),胭脂邊2分,麝香5厘。 主治:耳聾耳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