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丹

ZI SHA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4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7.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9%
脾經 29%
腎經 17%
肺經 11%
心經 6%
肝經 6%
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砂丹方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和胃:砂仁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和胃、消食導滯的作用。紫砂丹方中常配合其他藥物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化等症,砂仁可協同其他藥物,促進消化吸收,緩解胃部不適。
  2. 芳香醒脾:砂仁氣味芳香,可醒脾開胃,增進食慾。紫砂丹方中常加入一些苦寒之藥,砂仁的芳香之氣可緩解苦寒藥物的苦味,提升患者服藥體驗,同時也有助於提升療效。

紫砂丹方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降逆: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寒邪犯胃、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呃逆、腹痛等症狀,丁香可溫胃散寒,降逆止嘔,起到緩解作用。
  2. 行氣止痛: 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疼痛、胃脘脹滿等症狀,丁香可溫通經脈,行氣止痛,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紫砂丹方中加入丁香,主要是為了溫中降逆、行氣止痛,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紫砂丹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脾胃、散寒邪,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乾薑還可溫通經絡,改善肢體冰冷、關節疼痛等症狀。因此,在紫砂丹中加入乾薑,可增強其溫中散寒、回陽救逆之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的疾病。

紫砂丹方劑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高良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高良薑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作用,與紫砂丹其他藥材配合,增強其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效果。
  2. 調和藥性,增進療效:高良薑能調和藥性,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紫砂丹方劑中可能包含一些寒涼的藥材,加入高良薑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寒涼藥性過盛,更好地發揮藥效。

紫砂丹中加入神麴,主要是考量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消食健胃:神麴是曲製後的麥芽,性溫味甘,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作用。紫砂丹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加入神麴可增強方劑的消食健胃效果,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2. 調和藥性:神麴性溫,可以調和方劑中其他藥材的寒涼性,使藥性更溫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主治功效


紫砂丹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

根據《幼幼新書》記載,紫砂丹由砂仁、丁香、乾薑、高良薑、神麴等中藥組成。古代主要用於治療 胃口寒疼,時疼時止 的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從方劑組成來看,紫砂丹主要運用了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藥物。以下是方劑中各個藥物的功效分析:

  • 砂仁: 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安胎的功效。在方中主要起到調氣、化痰、止嘔的作用,對於改善胃部寒冷導致的氣機不暢有幫助。
  • 丁香: 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在方中主要起到溫胃、散寒、消食的作用,能夠緩解胃寒引起的疼痛和消化不良。
  • 乾薑: 性熱,味辛。歸脾、胃、腎、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在方中主要起到暖身、祛濕的作用,能夠驅除體內寒濕之氣,改善因寒濕導致的疼痛。
  • 高良薑: 性熱,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在方中主要起到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與乾薑相輔相成,增強溫散寒邪,緩解疼痛的功效。
  • 神麴: 性溫,味甘、辛。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在方中主要起到健脾、助消化、補虛的作用,能夠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症狀。

綜合分析

紫砂丹以溫中散寒的藥物為主,配以理氣止痛、健脾消食的藥物,全方共奏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針對胃口寒疼,時疼時止的症狀,方中的辛溫藥物可以溫暖中焦,驅散寒邪,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理氣藥物可以疏通氣機,緩解疼痛;健脾藥物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因此,紫砂丹通過溫、散、行、消、補等作用,從根本上調理脾胃,達到治療胃口寒疼的目的。

古文內容解讀

古文提到「每服一錢,水八分,入杏仁一個,去尖拍破,同煎至四分,去滓,放溫,時時與服。」,這是紫砂丹的用法用量和煎服方法。其中杏仁在此方中可能起到潤肺止咳,引藥入肺經的作用,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古文又提到「張渙,紫砂丹方,治變蒸身熱不已。」,這可能是紫砂丹的另一個應用,但僅憑此一句,無法判斷其治療原理和具體用法,需要更多資料佐證。

總體來說,紫砂丹是一個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方劑,適用於胃口寒疼,時疼時止的症狀。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健脾和胃來恢復脾胃的正常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紫砂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組成:紫蔻3兩,砂仁6兩,母丁香3錢,乾薑4兩,良薑4兩,神曲4兩。 主治:胃口寒疼,時疼時止。

紫砂丹, 出處:《幼幼新書》卷七引張渙方。 組成:代赭(研細,水浸1宿,澄去清水,焙乾)半兩,當歸(洗,焙乾)半兩,朱砂(細研,水飛)1分,木香1分,人參(去蘆頭)1分。 主治:小兒變蒸,身熱不已。

紫砂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大黃(醋制)2兩,煅乾漆5錢,枳殼(敖炒)1兩,紅花1兩,五靈脂(醋炒)1兩,當歸1兩,桃仁(去皮)2兩,生白芍1兩,生地1兩,土鱉蟲2兩,香附(醋制)1兩,丹皮1兩,懷牛膝1兩,川芎1兩,古錢5錢,血竭1兩,煅自然銅1兩5錢。 主治:舒筋活血,續筋接骨。主治:跌打損傷,閃腰岔氣,傷筋動骨,青紫腫脹,疼痛難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