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陰蝕」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陰蝕,又稱陰蝕病,是一種古代疾病。其病因多為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或感受外邪,導致陰液虧損,虛火內生,灼傷津液,出現陰蝕症狀。
陰蝕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口腔潰瘍:是陰蝕最常見的症狀,多發生在舌、唇、頰等處,潰瘍面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隆起,底部凹陷,潰瘍表面覆蓋黃色或灰白色分泌物,周圍有紅暈,疼痛明顯。
- 牙齒鬆動:陰蝕患者常常會出現牙齒鬆動,甚至脫落的症狀。
- 消瘦乏力:陰蝕患者常常會出現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乾燥等症狀。
- 舌紅少苔:陰蝕患者的舌質常常表現為紅色,舌苔薄白或剝落。
- 脈細數:陰蝕患者的脈象常常表現為細數。
陰蝕的治療以滋陰降火、養血潤燥為主。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生脈散、玉女煎等。
陰蝕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飲食調養,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保持口腔衛生,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 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陰蝕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平胃散
- 1.《祖劑》:「即平胃散加貫眾為末,治女人陰蝕癢痛,用豬肝煮熟,拌藥末(二錢),納入戶內即愈。」
十全大補湯
- 1.《絳雪丹書》:「川芎(錢半),當歸(三錢),炙草(五分),黃耆(錢半),肉桂(六分),人參(二錢),馬蹄香(二錢),凡漫腫疼痛未成膿,成膿未潰者,宜四物湯、六君子湯、十全大補湯之方,以及陰蝕等瘡,各有治法,俱載流注論下,故不再錄。」
四物湯
- 1.《絳雪丹書》:「川芎(錢半),當歸(三錢),炙草(五分),黃耆(錢半),肉桂(六分),人參(二錢),馬蹄香(二錢),凡漫腫疼痛未成膿,成膿未潰者,宜四物湯、六君子湯、十全大補湯之方,以及陰蝕等瘡,各有治法,俱載流注論下,故不再錄。」
生化湯
- 1.《絳雪丹書》:「川芎(錢半),當歸(三錢),炙草(五分),黃耆(錢半),肉桂(六分),人參(二錢),馬蹄香(二錢),凡漫腫疼痛未成膿,成膿未潰者,宜四物湯、六君子湯、十全大補湯之方,以及陰蝕等瘡,各有治法,俱載流注論下,故不再錄。」
六君子湯
- 1.《絳雪丹書》:「川芎(錢半),當歸(三錢),炙草(五分),黃耆(錢半),肉桂(六分),人參(二錢),馬蹄香(二錢),凡漫腫疼痛未成膿,成膿未潰者,宜四物湯、六君子湯、十全大補湯之方,以及陰蝕等瘡,各有治法,俱載流注論下,故不再錄。」
加味逍遙散
- 1.《續名醫類案》:「一產婦素有肝火,患陰蝕疳瘡內潰,癢痛如蟲行狀,食少熱渴,小水淋瀝,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兼服,間以蘆薈丸,外以鶴蝨草煎洗而愈。」
補心湯
- 1.《濟陰綱目》:「_補心湯_,治婦人陰戶生瘡,名曰䘌瘡,或痛或癢,如蟲行狀,膿水淋瀝,陰蝕已盡,治之當補心養胃。(湯名補心,我不知其所以補?能治陰瘡,我不知其所以治?當問之知者)」
- 2.《世醫得效方》:「治陰中生瘡,名曰䘌瘡,或痛或癢,如蟲行狀,淋瀝膿汁,陰蝕幾盡,治之當補心養胃。」